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设计(2)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辨析多音字。
	
	  二、 细读课文
	
	  1、读题引入,齐读课题。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向?小声读1-3自然段。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悲鸿说这句话时的想法及心情,讨论为什么这么激动?
	
	  2、指读外国学生的话。
	
	  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
	
	  那一句话最使我们气愤?
	
	  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体会此时徐悲鸿的心情。
	
	  3、齐读第3自然段,了解此时徐悲鸿的想法,再指读已出示的“必须用……”这段话,体会此时徐悲鸿内心世界。
	
	  4、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
	
	  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冤句比较体会,体会原句的生动。
	
	  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
	
	  5、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释。
	
	  讨论:徐悲鸿花了多少工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
	
	  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
	
	  6、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
	
	  讨论归纳出: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
	
	  7、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
	
	  指读外国学生说的话,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读中感悟引起变化的原因。
	
	  徐悲鸿此时内心的想法呢?再次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中国人”这句话。
	
	  8、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徐悲鸿
	
	  外国学生----“有眼不识泰山”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