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表面积的变化》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表面积的变化》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 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3. 在探索表面积规律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平时的超市中,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物体叠放在一起,如:盒装的餐巾纸,你们看到是怎么叠放的呢? 为什么在超市中只采用了第一种的叠放方法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了解的。
	
	  二、新课探究
	
	  1、探究一
	
	  将两盒巧克力(如下图)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接缝处忽略不计)
	
	  表面积: (3×2+1×2×2+1×2×3)×2 =(6+4+6)×2 =32(平方分米)
	
	  表面积: (3×2×2+1×2+3×2×1)×2 =(12+2+6)×2 =40(平方分米)
	
	  表面积: (3×1+2×2×1+2×2×3)×2 =(3+4+12)×2 =38(平方分米)
	
	  有的同学并没有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一看就知道第一种方法包装纸最省,你知道为什么吗? 把面积最大的面重叠起来,这样包装就能使包装纸最省。
	
	  2、探究二
	
	  将三盒这样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你能算出最省的那种包装方法需要多少包装纸吗?
	
	  有三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把面积大的面重叠起来,这样包装纸最省。
	
	  表面积: 3×2×2+2×1×6+3×1×6 =42(平方分米)
	
	  小巧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包装方法,你看得懂吗? 这种包装方法是不是最省材料的方法呢?
	
	  表面积: (2+1)×3×2+3×2×2+(2+1)×2×2 =42(平方分米)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