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比》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比》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好正、反比例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根据图像分析有关信息。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人文素养目标: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1、正比例的意义。(出示啤酒生产情况记录)
	
	  啤酒生产情况记录
	
	  
| 工作时间(时) | 1 | 1、 | 2、 | 3、 | 4、 | 5、 | 6、 | …… | 
| 工作总量(吨) | 14 | 28 | 42 | 56 | 70 | 84 | 98 | …… | 
	
	  2、看到观察上面的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发现,让学生充分地交流、研讨。)
	
	  学生:工作总量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工作时间越长,生产的啤酒越多;工作时间越短,生产的啤酒越少;14:1=14,28:2=14……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