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罗盛教》教案设计(2)
	
	
	  6、出示填空:
	
	  (1)当罗盛教知道出了事,便(急忙)跑向河边。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猛地)跳入冰窟窿,在湍急的水流中摸孩子。
	
	  (2)为了尽快将孩子救上岸,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便(立刻)又钻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孩子被托了上来。不料冰塌了,孩子又掉入水里。
	
	  (3)虽然他已被冻得发紫,但为了救孩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第三次钻入水中。过了好一会儿,孩子被顶了出来。
	
	  7、教师引导3
	
	  ①为了救孩子,罗盛教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三次钻人水中,作者分别用了哪三个动词描写他救孩子的?圈出。
	
	  ②体会罗盛教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抢救孩子的。
	
	  8、学生活动:分小组朗读并讨论。
	
	  9、交流出示:
	
	  (1)摸:
	
	  (冰下水很急,不知孩子冲到哪里去了,水下光线很暗,眼睛看不见,寻找困难。)
	
	  请大家闭上眼睛一齐做一下“摸”的动作,体会罗盛教救人的情景。
	
	  (2)托:
	
	  (罗盛教找到孩子后,设法让孩子能顺利地爬上冰窟窿。)请你做一下托的动作。
	
	  过渡:经过两次救人,罗盛教体力已经消耗了很多,水下又这么冷,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这时候罗盛教心里很清楚,再次下水就有生命危险,可他全然不顾,为了救落水儿童,他第三次地钻入水中。
	
	  (3)顶:
	
	  (当时罗盛教体力消耗很大,双手无力,已无法把孩子“托”出水面,所以只能“顶”)
	
	  师:请你做一下“顶”这个动作,谈谈对“顶”这个动作的体会,体现了罗盛教怎样的精神。
	
	  生:一“顶”,人便会下沉,体现罗盛教舍己救人的精神。
	
	  板书:舍己救人
	
	  (4)小结:作者运用“摸,托,顶”这三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罗盛教救落水儿童时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救人一次比一次困难,一次比一次危险。
	
	  师生配合朗读第二段,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出示第二段段意:罗盛教三次钻进水里,终于救起小孩,自己却牺牲了。
	
	  10.完成填空:
	
	  使劲 使尽
	
	  罗盛教摸到孩子后,将孩子( )托了上来,但孩子又掉进了水里。他又钻人水中( )把孩子顶上来,他( )了全身力气,却使孩子得救了。
	
	  理解“使劲”和“使尽”的意思,分别可换成什么词?
	
	  (三)揭示中心
	
	  为了救朝鲜儿童,罗盛教竭尽全力,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舍己救人的行为何等勇敢,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何等伟大!
	
	  因此朝鲜的国家领袖金日成同志在他的墓碑前这样写着: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齐读。
	
	  罗盛教,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救一名素不相识的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感动了金日成,感动了朝鲜人民,所以说——再次齐读题词。
	
	  出示第三段段意:朝鲜人民深切怀念罗盛教。
	
	  四、总结全文
	
	  罗盛教烈士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附板书: 6、罗盛教(舍己救人)
	
	  第一次:摸
	
	  救
	
	  罗盛教 第二次:托———→朝鲜儿童
	
	  (牺牲) (得救)
	
	  第三次:顶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