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爆竹声声》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爆竹声声》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语的意思。
	
	  2、会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讲述爆竹的传说。
	
	  3、通过讨论,明确燃放爆竹的利弊,注意安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爆竹的历史。
	
	  一、揭题、读题、设问。
	
	  二、预习课文(课前)。
	
	  预习要求:
	
	  1、读通全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读音。
	
	  2、思考课后习题2、3:(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边读边思考)
	
	  (1)爆竹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2)说说爆竹的传说。
	
	  (3)爆竹跟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有什么关系?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要求读准生字读音。提出不懂的新词,师生共同合作解决。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学习课文,交流预习题。
	
	  1、爆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课文第2节就写了爆竹名字的来历。
	
	  A、 自由读第2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板书:锯成一段、保留竹节、受热、空气膨胀)
	
	  B、师提出复述要求及注意点。(熟读、抓住重点词句)
	
	  C、自由读前2节,准备复述。
	
	  D、指名复述。(要求是最基本的,不要太高。)
	
	  E、师生共同评议复述情况。
	
	  五、作业练习:
	
	  1、填空:"爆竹"这个名字是这样得来的:原来,最早的爆真的是用( )做的,人们在竹子上取一段竹筒,保留( ),把这样的竹筒放进( ),竹筒受热里面的( )发出"啪"的一声,从而成为爆竹。
	
	  2、查字典写带点字的意思。
	
	  震耳欲聋( )街头巷尾( )每逢佳节( )
	
	  3、完成语文作业本第1、2、3、7题。
	
	  第二课时
	
	  (讲述爆竹的传说;讨论燃放爆竹的利弊。)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第1、2节。
	
	  3、复述爆竹名字的来历。
	
	  二、交流思考题2,学习课文第2段:
	
	  1、生一边读第2段,一边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