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5也和第26页例1,“以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的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计算器
	
	  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计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计算数据,但随着这计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计算呢?(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
	
	  (1)在哪见到过计算器?已经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2)计算器的外部特征、构造及基本功能?
	
	  (3)计算器主要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学生汇报、操作
	
	  (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出示课件:认识计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可以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索,会用计算器。
	
	  1.摸着石头过河
	
	  (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例1.
	
	  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2)尝试计算加法:4468+1792=,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3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成绩。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2.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已经了结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见识一下计算器的能力怎么样?男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课件出示
	
	  男生请用计算器     女生请笔算
	
	  38+27=3     0×18=
	
	  3028-2965=     41600÷128=
	
	  816÷68×27=     126×7÷18=
	
	  显而易见,用计算器的男生组明显快于女生组、结果也都正确。通过你们刚才的操作,你能说说使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优点吗?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
	
	  3.小试牛刀。
	
	  现在,男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用它去计算吧。
	
	  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课件出示
	
	  125×8×7=
	
	  669+75+125=
	
	  32÷4=
	
	  36×9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