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2)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个图形一个间隔,间隔数少一。
	
	  生:因为最后一个图形没有间隔和它对应,所以间隔数少了一。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老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2)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3)栽树问题
	
	  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比较。
	
	  (4)规律延伸。
	
	  请10位女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
	
	  师:请男同学站在每两个女同学之间形成一一间隔排列。
	
	  有9位男同学站在列中。
	
	  师:有请两端的两位女同学慢慢把队伍拉成一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时没形成一一间隔排列了。
	
	  生:因为原来两端的女同学之间又出现了一个间隔。
	
	  生:还得在这之间站进一个男同学。
	
	  生:男女生一样多了。
	
	  (5)对比练习:
	
	  如果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14棵,有的同学说15棵,还有的说1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发现规律
	
	  c:汇报小结,和刚才男女生站队一个道理。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一样多
	
	  (5)提高练习。
	
	  小军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九楼要多少分钟?
	
	  时钟6时敲了6下,5秒敲完。那么,这只钟12时敲12下,几秒敲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