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设计(2)

幼教网 2018-03-28 11:54:5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品读句子: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引导学生体会茫然无措的心理状态,再感情朗读。)

  师小结:是啊,这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城市,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茫然无措。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城市的标识呢?

  B、 探究树木的“异”。

  (1)当作者迷失在城市里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了什么?

  出示句子:

  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树底下落着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淡淡地袭来……

  a、 感受香樟树的特点:具有王者风度。(从树干粗,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等方面探讨,联系上下文理解遒劲的意思。)

  b、指导朗读:指一优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正音:龙爪的“爪”读音“zhǎo”)同学们,你们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如果你在这棵树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请带着这样的感觉齐读这段话。

  c、 展开想象。这段末尾的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什么内容呢,你能补充下吗?

  小结:是啊,这样一棵具有王者风度的树,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许多关于这个城市的回忆,这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还有着许多形态各异的树,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寻找吧!

  (2)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城市 树木 树木的特点
南京或上海 法国梧桐 具有浪漫气质
福州或广州 榕树 如一座绿色的小岛
海口 椰树 婀娜苗条
长春 油松 挺拔苍劲
新疆喀什 圆冠榆 玲珑精致
北京 国槐秀气而坚韧

  (3)你最喜欢哪个城市的树,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从树的特点来说)

  (4)展示朗读。请6位同学分别朗诵自己最喜欢的树木的段落。(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城市的“同”与树的“异”两个话题进行探讨,通过感情朗读、品词析句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各种树木的独特,意识到树木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的礼物。)

  三、 潜心会文悟“标识”。

  1、作者为什么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请在文中找找相关句子,并写好批注。(师巡视)

  2、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1: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唯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途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交叉小径。

  指导对比朗读。(让学生把这句话与第6段的“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的心理,进行感情朗读。)

  出示句子2: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a、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b、表达了作者对树怎样的感情呢?(生自由汇报,相机板书:鲜活生命、不可替代、不可置换、独特个性)

  c、 师生接读。

  d、仿写练习。

  如果人类再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大自然,各种动植物都慢慢地濒临灭绝。

  最后只剩下了人类,_____;只剩下了人类,_____;只剩下了人类______,______。

  3、师指板书小结:每一棵树都是鲜活的生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不可被置换的印记,甚至有一天树会成为一个城市的灵魂,所以作者才如此的喜爱树,才认定树是城市的“标识”。

  4、写法提炼。既然城市的标示是树,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城市的雷同呢?(引导学生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手法的作用等方面来说。)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后畅谈体会,并通过师生接读的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以仿写的形式来落实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 齐心协力护“标识”。

  1、引导学生讨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切现代文明都可以复制,而树却是不可复制的,对于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树,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

  2、学生汇报。(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等方面来引导学生。)

  3、拓展。你觉得什么是你家乡的标识呢?

  4、小结:同学们说得对,这些代表着每个城市的不同文化、不同地理特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识,不论这些事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还是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我们都应该细心呵护,世代传承。

  5、作业。请用你的笔来写一写你家乡的标识,如果能像作者描写香樟树一样写出你家乡的标识的特点来就更好了!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也要与生活对话,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深化学生体验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城市的标识

  鲜活的生命    不可替代

  独特的个性    不可置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