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玩放大镜》教案设计(2)
	
	  二、学习新课
	
	  1、 都玩过放大镜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玩的?(放大、聚光)
	
	  生:我用放大镜观察很小的字,它可以把字放大;
	
	  生:三年级时,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过小蚂蚁;
	
	  生:老师,我用放大镜在阳光下可以在白纸上写字;
	
	  生:(手举的很高)老师,我也玩过,用放大镜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很亮的光点,过一会儿纸就会冒烟;
	
	  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是放大镜的两个用途:放大、聚光,你知道它还有什么用途吗?
	
	  教师演示:拿一放大镜,对着白色的墙壁(或一张白纸),调节好放大镜与墙之间的距离,这时墙上(或白纸上)就会出现窗外彩色的、倒立的像。(学生表现出非常惊讶的神色。)
	
	  生:老师,为什么是彩色的、倒立的像,你是怎么“造出”来的,我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啦,不信你试试。(学生玩一玩)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是放大镜的什么作用?(成像)
	
	  2、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它的成像的作用。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蜡烛、屏,要使在屏上呈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像,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果你在实验中有重大发现,请在实验记录表上画上一个大五角星。另外我们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实验时注意小组成员的配合,做好实验记录;
	
	  (2)、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3)、蜡烛的位置不变,调节凸透镜和屏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1)、放大镜学生比较熟悉,也玩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它的放大、聚光作用,在此基础上认识凸透镜还具有成像的作用;
	
	  (2)、在墙上(或白纸上)成像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研究凸透镜成像做好前奏;
	
	  (3)、做实验,必须要求明确、方法得当,小组成员密切配合,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出示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记录,学生根据数据寻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验中如果难以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让学生汇报研究的数据,并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寻找其规律就比较简单了。
	
	  (出示课件凸透镜成像实验图)
	
	  观察记录表
	
	  凸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厘米)
	
	  (物距)
	
	  凸透镜到屏的距离 (厘米)
	
	  (像距)
	
	  屏上像的规律
	
	  4、 凸透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照相机 显微镜 老花镜
	
	  (透镜的组合)
	
	  三、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研究望远镜,并讨论、交流,学生课后去查阅有关望远镜的发明史。
	
	  板书设计:
	
	  玩放大镜
	
	  物距 ﹥ 像距 缩小倒立 实像
	
	  物距 ﹤ 像距 放大倒立 实像
	
	  ● 教学反思:
	
	  只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品尝到探究的乐趣,激发了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