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35种儿童超喜欢的科学小实验(2)

幼教网 2018-04-17 16:01:2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12、影子的形成

  材料准备:

  手电筒、小玩偶(不透明物体)、玻璃杯(透明物体)、塑料杯(半透明物体)、记录纸、笔。

  实验操作:

  (1)把三种物体放在地板上,让幼儿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观察并记录其影子。

  (2)变换手电筒位置照射小玩偶(不透明物体),观察、记录玩偶形成的影子。

  (3)手电筒不动,变化小玩偶离手电筒的距离,观察其影子大小的变化。

  指导建议:

  为了得到满意的活动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不透明窗帘遮挡住。

  引导幼儿分析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光源位置对影子的影响。

  拓展与替代: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供投影仪、应急灯、聚光灯等供幼儿做游戏。

  观察夜晚中物体的影子,并寻找光源。

  在户外选择一样物体,让幼儿画下该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并进行测量与记录。

  附:科学小知识

  光在直线传播时如果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就会在物体背面形成影子。光可完全透过透明物体,所以完全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光穿过半透明的物体时会透出一部分光,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影子。光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大小就会不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也不同。

  13、小刺猬长刺

  材料准备:

  磁铁、铁屑、长方形塑料托盘、和托盘底面大小相同的白纸、蜡笔。

  制作方法:

  (1)在纸上画上一只蹲在苹果树下的小刺猬,注意刺猬身上的刺不画。

  (2)把画铺在托盘上。

  实验操作:

  将铁屑轻轻撒到画上,再将磁铁放在托盒的下面,轻轻移动磁铁,将铁屑全都吸到小刺猬的身上,帮助小刺猬长出尖刺。

  指导建议:

  提醒幼儿取放铁屑要小心,注意不要将铁屑撒到托盘外面,更不要对着铁屑吹气,防止迷眼。

  提供给幼儿的磁铁大小要与所画刺猬大小相同,使表现效果更形象。

  在托盘下任意移动磁铁,观察铁屑的运动状态。

  拓展与替代:

  任意变换背景图,利用铁屑进行趣味造型活动。

  利用铁屑表现条形和U形磁铁的磁场线的分布情况,感受 磁铁磁场的存在。

  附:科学小知识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而铁屑细碎的形态,在磁铁的吸引下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造型。铁屑还可以显示磁铁磁场的存在,利用铁屑对磁力线的显现效果,可以使幼儿生动形象地感知不同形状磁铁的磁力线分布情况。

  14、吸水性实验

  材料准备:报纸、电光纸、纸巾、牛皮纸、滴管、水盆、直尺、胶带。

  实验操作:

  (1)把报纸、电光纸、纸巾、牛皮纸剪成大小一样的长条,然后把一端用胶带粘在直尺上,使垂下的纸条长度相同。用手拿着直尺放在水面上方,让纸条同时浸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哪个纸条的水上升的快,就说明它的吸水能力强。

  (2)将这四种不同的纸平铺在桌子上,同时在每一张纸上滴等量的水滴,看看在哪一种纸上水滴扩散得最快。

  指导建议:

  活动前,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种类的纸,了解其特性。

  选用的纸的质地差别要大,以便让幼儿看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注意要“同时”对这四种纸进行操作。

  拓展与替代:

  除了各种各样的纸以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其他材料,如海绵、毛巾、布等进行对比实验。(为了使实验观察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建议使用相同大小的材料。)

  附:科学小知识

  纸的植物纤维内部有许多微小的孔洞,同时纤维对水的吸引力又大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它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吸引并保留水分子,这就叫纸的吸水性。因为不同纸的植物纤维的孔洞大小和数量不同,所以它们吸水的强度也就不同。

  15、神奇造纸术

  材料准备:

  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制作方法:

  (1)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

  (2)让幼儿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3)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实验操作:

  让幼儿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并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

  指导建议:

  提醒幼儿较薄的纸尽量用手撕,不要用机器,以免破坏纸的植物纤维,且撕得越碎越好。

  纸泡好后’水如果太多,提醒幼儿应在加入胶水前将多余的水滤出。

  晒纸浆时,提示幼儿晒得越薄越均匀越好。

  拓展与代替:较稠的纸浆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或利用~些模具压制成各种形状,如面具等。

  附:科学小知识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纱网上交错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后来又在竹简上写字’但是这些东西都很笨重。再后来也有在丝绸上写的,虽然轻便了许多,却很昂贵。大约2000年前,东汉的蔡伦发明了用树皮、破布等常见或废旧物品造的纸,非常适合书写,慢慢地就传遍了全世界。

  16、神奇的放大镜

  材料准备:

  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4)引导幼儿玩小鸡翻身游戏:取一张黑纸,剪成放大镜镜面大小,在纸中间剪一只镂空的小鸡,再把纸粘贴在放大镜上。然后把放大镜对准阳光,并在放大镜的对面放一张白纸。当放大镜离白纸近时,会在纸上看到站立的小鸡。当放大镜离白纸远时,会在纸上看到小鸡翻身了。

  指导建议:

  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引导幼儿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玩用放大镜点火游戏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拓展与替代: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放大镜的原理。

  附:科学小知识

  放大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能使光线汇聚的透镜。

  放大镜通过折射将光线聚拢,使焦点物体的温度提高以逐渐达到燃点。放大镜的直径越大,焦点温度越高;直径越小,焦点温度越低。

  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物体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在大于两倍焦距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7、融化和溶解

  材料准备:

  大小相同的小碗若干、温度计、糖块、咖啡、砂糖、盐、勺子、杯子、饮用水。

  实验操作:

  (1)将盛满水的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碗放进冰箱把水冷冻成冰块,如果在冬季可在户外自然冷冻。

  (2)将若干个冰块同时拿出,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让冰块融化,比较融化速度的不同。比如,放在室内任其自然融化、加热融化、放在阳光下融化等。

  (3)让幼儿分别舀一勺咖啡、一勺砂糖、一勺盐以及一块糖块,然后把它们同时放在不同温度但水量相同的水杯中,并用勺子搅拌,观察溶解现象。

  (4)溶解后请幼儿品尝,会有甜、咸、苦的味道,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溶解现象。

  指导建议:

  在观察融化现象时,注意让幼儿比较温度对冰块融化的影响。

  在观察溶解现象时,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些物体容易溶解、哪些物体不容易溶解,让幼儿比较水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的不同对溶解的影响。

  指导大班幼儿学会使用温度计,让他们尝试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和温度记录下来。

  拓展与替代:

  建议幼儿在饮料中加入冰块,制作一杯可口的冷饮。

  在幼儿自制冷饮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冰块与水温之间的关系:随着冰块的融化,饮料逐渐变凉,冰块越多,水温越低。

  鼓励幼儿在家中选择多种材料自制饮料,如奶粉、咖啡、桔子粉等,进一步感受溶解现象。

  附:科学小知识

  固体受热化成液体的过程,被称为融化。通常情况下,体积相同的冰块,温度越高,融化的速度越快。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被称为溶解。比如,食盐或蔗糖溶解手水而咸水溶液。溶解的速度与溶质的性质、溶质在溶剂中的被搅拌的速度以及溶剂的温度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颗粒状的溶质比块状的溶质容易溶解;搅拌的溶液比没有搅拌的溶液,其溶质容易溶解;温度高的溶剂比温度低的溶剂,其溶质容易溶解。

  18、会翻跟头的小胶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