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8种儿童科学启蒙的误区

幼教网 2018-04-17 16:05:1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儿童科学启蒙的8大误区

  误区一:科学启蒙不必太早,至少要到5、6岁吧

  孩子是带着好奇来到世界的,很小的时候,这位“婴儿床里的科学家”就在观察我们,他兴致勃勃地试图理解身边的人,周围的东西,听到的各种语言,不断的进行各种微小实验来明白这个世界。

  国外科学研究发现,在0-2岁,孩子主要通过自由探索和自发的试验,来发展肌肉的协调性,发展自己的知觉,形成对世界的感性认识。2岁以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开始用动作、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孩子对自然现象有特别的关注了。

  一般认为,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正式的科学启蒙了。所以,5、6岁才开始,你就让孩子的好奇心闲置太久了!

  误区二:科学观念要多年学习才能建立,童年印象不重要

  其实很多对于科学的观念,很小就在孩子心中形成了。如果父母不做引导,错误的观念会伴随终身。如果父母也是这样不求甚解地接受了很多错误观念,孩子也常常会继承下去。

  来看看这张图,在孩子甚至很多大人的头脑里,这样的场景很真实。

  你发现问题了吗?

  对了!北极熊生活在北极,不可能和南极的企鹅成为邻居。所以科学启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几乎所有孩子都希望他们能生活在一起,更好玩有趣),又要让孩子在头脑中构建一幅真实客观的自然图景。

  误区三:对孩子来说,知道“是什么”就够了,“为什么”还不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爸爸妈妈把孩子带进一座花园或一片田野,指着花草动物对孩子一一讲解:这是喇叭花,这是蝴蝶,这是……似乎孩子记住了很多动植物的名字,就很长知识了。

  其实孩子更好奇的,是动植物背后的“故事”。

  美国物理学家、原子弹理论先驱费曼,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附近的树林里散步,在别的孩子的父亲忙着告诉孩子这是一只什么鸟,那是一只什么鸟的时候,他的父亲鼓励他去观察小鸟为什么有某种举动。

  然后鼓励他思考后提出假设,再去验证。这是费曼在科学研究中终身使用的方法,他在没上学前,父亲就在树林里教会了他。

  误区四:男孩比女孩适合学习科学,让他们玩去吧

  男生比女生更擅长数学和理工科学习,这已被证明是没科学依据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教授珍妮特·海德博士用700万大样本粉碎了这个成见。

  当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08年的《科学》杂志后,海德博士收到了教师和家长、学生打来电话,只为告诉她:“是的,我们班上的男女生在数学和科学上的表现的确没有半点区别”。

  海德博士坦言,这种“理科性别歧视”杀伤力巨大,因为“它会挫败女孩们从事数学或工科专业的勇气,也会影响数学教师对待男生和女生的态度”,以至于出现心理学上的“自动实现”效应(越是臆想和担心的事,越容易真的实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