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内容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需要加以扩展,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所以教材编排重视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扶放结合。理解意义和方法时,都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但是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他们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也有一定的理解,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算法以及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但是,由于受直观思维的束缚,学生在归纳算法时可能只会总结算法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此处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探究并组织小组活动,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算理和算法,能正确计算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计算法则的推导,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白板。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条、直尺、彩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算。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有关知识,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这几道题还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师:天渐渐凉了,王芳准备跟妈妈学织一条围巾。出示题:怎么列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列式? 王芳跟妈妈学织围巾,一开始每小时织米,3小时能织多少米? 225 2、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展开教学,复习旧知、联系新知,创设生活情景激趣导,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利用情景,引出课题 师话题引入:后来,王芳织围巾越来越快了,瞧,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她获得了手工编织能手的称号,每小时能织围巾1/5米。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师:问题提的都很好。现在老师也给大家提3个数学问题: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可以列成:1/5×2、1/5×1/2、1/5×2/3。
2、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初步感知。
师提问1/5×2的意义后,问:假如用一张方形纸表示1米长的围巾,怎样表示出1/5×2?(师课件演示意义)
师:你能用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的方法试着在纸条上表示出1/5×1/2、1/5×2/3的意义吗?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并适当予以指导。 让生上台分别展示介绍1/5×1/2和1/5×2/3的涂法及理解。(利用实物投影)
师:谁来评价一下?能给她提一些修改的建议吗?相互指出不足之处,修改完善。
(2)加强理解。
师:下面咱们梳理一下。(利用课件演示1/5乘1/2的意义)
(3)拓展延伸。
师:想一想,1/5×2/3表示什么?利用课件上的直观图想象,同桌交流,全班讨论。
(4)归纳总结。
3 2 51×求的是多少。 32 5 1表示的意义是:1 5 米 师:一个数乘整数时我们通常说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大家想一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又是什么? 让几生回答后,课件出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板书:意义)
(5)练一练。
教师举例提问学生。同桌出题,说一个分数乘法的算式提问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操作、讨论、交流、空间想象、总结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三、点拨精讲,质疑解惑
1、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探究计算方法。
师:1/5×2=2/5,你知道1/5×1/2等于多少吗?
学生交流:1/5×1/2=1/10(师板书)
方法一:化小数验证:0.5×0.2=0.1=1/10。
方法二:用分数的意义解释。单位1平均分成5,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5=10份,取了1份,所以是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