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2)

幼教网 2018-04-19 12:39:0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但问题是他们的研究发现,学习好的孩子也容易网瘾,原因是什么?是单一评价体系导致的。就是学习好的学生,他受到的评价只有一个,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别上网,别玩游戏,别看闲书,你就学习。这些孩子受到的评价很单一,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考的好就是有前途。这个孩子乖乖地听家长的,一上大学,父母不能守在身边了,住校了,跟同学上网吧,在网吧过夜,这么好玩,以前不知道,太好玩了。他又聪明,聪明的孩子玩游戏也是高手,而且他没有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他突然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大学开除的学生大概一半以上都是网瘾的。这能不让人不担心吗?所以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另外一个很现实的故事,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对孩子要进行一种表扬,赏识、多鼓励。对不对呢?当然,“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它肯定符合教育规律,但是“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一句话,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很多家长发现,当今的孩子受不了批评,做父母的不敢批评,不会批评。

  这样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倒霉,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大实话——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受到委屈、受到冤枉、受到打击、挫折,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可以完全幸免。有这样的可能,如果我们的孩子只能听表扬,不能受批评,那孩子就陷入是危险中了。所以说,我们的孩子一定要进行抗挫折的训练和教育。

  现在国际社会创造培养一种具有弹性的人,培养弹性的儿童。什么叫弹性?就是心理状态像弹簧一样,受到压力给压下去,过一会他自己回来了,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利,倒霉的事儿,心理健康的人善于心理调节,倒霉的事有,快乐的事也有,炒股票昨天亏了,今天赚了,总的来说还可以。健康的成年人会有一个自我修复的能力,孩子也一样,要有弹性,扛得住挫折。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得让孩子明白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既要表扬,也要批评。

  父母是什么?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路标,得告诉他什么不能做,一定要让他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行的。抽烟可以吗?喝酒可以吗?不可以,吸毒更不可以。必须得告诉他,有些事是不可以的。所以说,通过这样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第二: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我们经常遇到家长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问题,上中学,上高中的孩子叛逆。有家长想跟孩子说话,孩子根本就没话说,进自己的屋里不出来了。我们想教育他,他连听都不听,怎么办呢?

  这里做一个分析,父母什么时候跟孩子的关系是好的,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什么时候跟孩子的关系是糟糕的,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不是父母讲的内容不对,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问题,所以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改变明天从改变今天开始,关系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

  很多父母经常要加班,要应酬,回家很晚。有的父母回家晚了,对孩子说话就三句话:看到孩子还没睡觉,父母就说: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这样的沟通太简单了。孩子不是机器人,不是只输入三个指令: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没话,这哪儿行?

  那父母要怎么改?回家看孩子还没有睡觉,父母要到孩子身边坐一会儿,摸摸脑袋:怎么样宝贝,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新鲜事跟爸爸说一下。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的观察孩子的表情,孩子的表情写满了成长的密码,你不要以为孩子每一天快乐的上学,快乐的放学,不一定。孩子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每一天都可能发生父母根本想不到的事情,父母要多问、多听。

  儿童教育的艺术首先就是倾听的艺术。为什么?孩子说:今天谁谁打我了。有的父母就不明白这个:啊?打你,你怎么不打他?他打你一下,你打他十下。孩子说:我打不过他。父母说:真窝囊,哪像是我的孩子!有的父母听孩子讲一句话,就有一百句话等着孩子。孩子看见你这么能说,老是说他,他就不跟你说了。孩子只要不愿意跟父母说话,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父母的最大缺点就是话说得太多。父母的话是滔滔黄河,滚滚长江,父母一开口就把他给淹死了。怎么办?要少说多听。是吗?谁打你?为什么事啊?打你哪儿啦?你是不是很难过?父母用心问,孩子就一个劲说,孩子把话说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一个人对别人说越多的话,他会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我说完了,我说的对吗?你怎么看?他就会用心听你的话,这个时候父母再给孩子一点建议,你看这样行不行?那样可以吗?建议,记住是建议。倘若父母能这样帮助孩子,孩子就愿意跟开口说话,孩子愿意把事情告诉父母,这样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很多父母都小瞧自己的孩子了,孩子其实是研究大人的专家,比如孩子给别人起外号会起得特别准,非常善于抓特征。父母千万不要糊弄孩子,你要真诚的对孩子,真对他好。

  曾经在全国调查发现,好多父母想不到,中小学生对父母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事?说话不算话。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带孩子叫“哄孩子”,“哄”字后面往往带的是“骗”。

  孩子的事要和孩子商量,再小的事也要跟孩子商量。到了暑假,各种班,不要说给他报了五个班、八个班,跟他说:孩子,今天花了多少钱,你好好学习啊。孩子说:你跟我商量了吗?父母说:你懂什么啊?跟你商量什么啊!父母这样就是不尊重孩子。如果我们的法律规定,一切跟儿童有关的事情,都要跟孩子商量,相信亲子关系会有很多的改善,当然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程度适当的听取孩子的意见。

  第三: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曾经遇到很多父母咨询,孩子不爱写作业,写作业坐不住,老看电视,老玩游戏,怎么办呢?父母说他八百遍,就是改不了。其实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说的越多越改不了。

  怎么回事呢?一个著名的儿科教授说过一个人对别人讲话,一句话重复三遍就等于对别人的折磨。我们中国父母对孩子说的话都是克隆人的话,全中国的父母跟孩子说的话都一样。在这里模仿一下,最核心的话就是,别看电视啦,赶快写作业,你不好好学习,你能考上重点中学吗,你考不上好中学,你能考上好大学吗?你考不上好大学,你将来能找到工作吗?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好的工作不好找,将来你喝西北风啊。这种话跟孩子说一遍两遍可以,有点危机感,父母要是重复几百遍,那就成了一堆噪音,除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之外,没有别的作用。

  所以说,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他需要的是帮助,不是唠叨,唠叨不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语言,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这么说,有点不太好懂,举个例子,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带手机,大家一进会场都把手机按振动,或者关机,这就是一个好习惯。又比如,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手会不由自主的动来动去,甚至打电话的时候,不拿手机的那只手也会动,当让他完全不动去说话的时候,他会觉得很别扭,这就是习惯性动作。一个人的动作70%以上都是习惯动作,习惯动作的形成他是神经系统的改变,是一天一天的形成的,很复杂的。

  北师大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打过一个比喻,习惯就是“心里头痒痒的”。这句话真的是很绝——什么叫“心里头痒痒的”?就如同很多女士一看到大商场,心里就痒痒的,有钱没钱都进去逛逛。山东人有吃饺子的习惯,湖南人、湖北人有吃辣椒的习惯,这个习惯是非常强大的力量,父母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习惯的培养。日本的教育家说得好,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父母的本事要用在孩子习惯的培养上。

  又比如,人类什么习惯养得最好——最常见的就是洗脸。其实一个月不洗脸有危险吗?没有危险。可是早上不洗脸的时候,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舒服,会一定要想办法洗脸,停水也要洗脸,用水抹一把,心里才安,否则一天都可能不自在,这是我们经过几十年天天重复的,形成的一个强大的习惯,必须洗脸。所以说,教育孩子的秘诀就在于:培养好习惯,家庭教育最大的本领就是培养习惯。

  上面探讨的这三点是有关系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条件是好的关系,教育的方法是培养习惯。这三句话父母记住了,慢慢的去实践,就会发现我们已经掌握了儿童教育的真谛。有好的条件,有好的方法去实现好的目标,培养健康人格,这就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21世纪的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甚至要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要放下“我来教育你,你好好听”这样的观念,其实比孩子更需要成长的是父母,因为父母要教育他,尤其是当今的父母,都特别需要学习。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