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妈妈太焦虑会影响亲子关系(2)

幼教网 2018-04-23 10:44: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2、嫉妒

  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很多孩子在小时候被交给爷爷奶奶带。孩子为了重新获取安全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会本能地依恋奶奶。可是,当看见孩子跟奶奶更亲近时,很多妈妈会产生嫉妒的情绪,导致对孩子过分挑剔与控制。

  刘华清建议妈妈除了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外,也要真诚地感谢婆婆所做出的贡献。

  实际上,在被抚养的过程中,“奶奶”已经在心理上成为孩子的 “妈妈”。所以,当奶奶被否定和指责时,孩子才会这么痛苦和混乱。此时,尊重和肯定婆婆的付出,就是妈妈对女儿最好的爱。

  3、无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有些妈妈玩手机不管孩子,或者把照顾孩子的责任推到老人、保姆身上。其中有些妈妈不是因为没有责任心,而是因为自己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内心有一种绝望感和无助感。

  孩子大哭时,她们的心里其实已经翻江倒海,但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所以就装作没有听到孩子的需要,假装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在心理上,这种妈妈就是一个脆弱的孩子,根本顾不上孩子的需要。孩子遇到问题时,她会表现得很无助,孩子就会觉得妈妈很无能,看不起妈妈,感到愤怒和绝望。

  4、冷漠

  妈妈的冷漠,也可能是有心理创伤。

  冷漠的妈妈不关注别人,没有能力马上响应孩子的需要。比如,明知道孩子饿了,可她就是不过去。那么,孩子想要去控制别人的渴望就会加强。长大后,他会希望所有人都听他的,甚至养成控制型人格。

  另外,因为缺乏同理心,冷漠妈妈很难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希望妈妈去安慰他,冷漠妈妈的反应往往是:“这有什么啊?为了这点儿小事你就哭?”没有理解,她自然也很难传递给孩子爱与支持。

  妈妈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

  有情绪时,可以逛街、找闺蜜聊天、听音乐、做运动等等,用合理的渠道发泄、舒缓情绪。

  这样,情绪不会像条件反射似的爆发,而是更有弹性和灵活性,更适合当下的处境,这样就能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

  另外,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到了青春期,孩子可能会集中爆发出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厌食症以及人格障碍倾向。

  妈妈可以把孩子的问题作为改变自己的契机,和孩子一起系统接受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自我成长。

  爸爸提供好环境,妈妈才会情绪稳定

  刘华清认为,爸爸对于孩子的作用是保持整个家庭环境的稳定。环境稳定了,妈妈的情绪会更稳定,孩子就能从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健康成长。

  很多男人在面对婆媳大战时,觉得自己应对不了就跑;或者认为“妈是亲生的,媳妇可以换”,一味地偏帮母亲,指责妻子。

  其实,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也是家庭稳定的基石,两口子要一条心。

  婆媳发生矛盾时,妻子有很多情绪。如果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妻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对着孩子去了。所以,这时候,男人要表现出力量,很稳地站在家里,在婆媳之间起到调和与缓冲的作用。

  丈夫对妻子的支持,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关心和倾听妻子的需要,感谢妻子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帮她分担家务等等。

  有一位爸爸,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但是,他每次从外地回到家,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都会亲手做一个大面包。等孩子们早上醒来,一闻到面包的香气,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欢呼雀跃着到房间里找爸爸。妻子也从这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汲取着营养与力量。

  保持情绪稳定,是每个妈妈都要学习的功课;而帮助妈妈情绪稳定,是每个爸爸都要做的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