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幼儿时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抓住这个时期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开发,那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幼儿的思维,首先是借助动作实现的。 比如在三四岁的孩子面前摆放四个苹果,问他苹果有几个?多数孩子都要用小手逐个点数才能回答出来。当场拿掉一个,向还有几个,他还要重复数一遍。其次,幼儿思维还具有直接形象。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只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判断,不明了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比如有些幼儿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因为他以为,凡穿白大褂的都是给他打针的大夫。随着形象思维越来越发达,幼儿的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有时能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了解孩子幼儿时期思维发展的这些特点,我们就能更好地、有针对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从总的方面来说,首先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墓础。思维活动不是大脑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接触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幼儿接触的事物越多,积累的感性知识越丰畜,概括认识事物就越全面、越正确。比如,带幼儿观察过理发员、炊事员的劳动之后,他就不会再认为儿是穿白大褂的都是给他打针的大夫了。因此,家长应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事物,扩大孩子的印象范围,丰富他的感性知识,促进他的思维活动。
其次,要注意启发诱导孩子的思维。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丰富多彩的、可以激发孩子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环境,使他头脑中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冒出一个个不解的问题,从而激起他思维的浪花。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猜一猜”游戏,用一盆水,找些小木块、曲别针、积木、小铁钉、小铁夹子、火柴等,分别往水里放,同时让幼儿猜“它能沉下去吗?”游戏结果,木制东西浮在水面上,铁制东西沉入水中。这样生动形象的智力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简单的逻辑、判断和推理。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可结合孩子实际进行训练。
再次,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多去实践。孩子在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亲自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搭积木、拆装玩具,来进行思维。同时家长结合孩子的活动,随时随地给他提一些问题,以激起他思维的兴趣,将思维的培养寓于玩耍、游戏之中。
最后,要注重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要实现概括抽象的思维,必须具有一定的概念,而概念总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口头表达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抓住一切机会,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他的词汇,帮助幼儿正确运用口头语言,并连贯性地表达出来。适时、适量地教给孩子一些抽象的词语,如“交通工具,、“动物”、“植物”、“水果”、“文具”等,以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