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劳山道士》教案设计(2)

幼教网 2018-05-16 19:08:2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六、重点探究

  1.哪部分还有疑难,或者你想重点研读哪部分?三读课文。

  2.交流。预设

  ①学生可能对王七最后演法失败百思不得其解。此疑问可暂不作答。

  ②可能有不少学生对“看师演法”一部分兴趣浓厚,可引导进一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看师演法”一段的确精彩。有几大奇迹?试拟个节目单。举例

  纸月光满屋

  壶酒饮不尽

  筷子化嫦娥

  酒席移月中

  七、拓展

  演故事:

  劳山道士精彩演法,几大奇迹中,各小组任选其一,合作编一编,演一演。

  提示:文中动作语言不多,要想表现他们的法术奇妙,可借助众徒弟的神态表情、指点议论来表现。

  第二课时

  一、回顾

  各组演故事。(见上节课拓展活动)

  二、研读感悟

  1.小结,过渡。

  纸月光满屋,壶酒饮不尽,筷子化嫦娥,酒席移月中。能用成语表达你的感受吗?(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2.抛出问题。

  这一切多么不可思议!可根据上一节课我们对故事的整体把握——故事是写王七学法,写他拜师求法、看师演法、缠师授法、演法失败。但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道士施法的每一个细节呢?

  3.细读全文,自找答案。

  4.交流讨论。

  引导:

  劳山道士法术高深,如何得来,故事中未说,猜猜。(从“恐怕你娇气又懒惰,不能吃苦”一句可看出,道士深知须历经千辛万苦方可得道。)

  王七想得到高深法术,知不知道要吃大苦耐大劳呢?又能否吃苦耐劳呢?(引导学生找书中相关句子,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在探讨中基本形成共识。)

  5.形成共识

  王七知道要吃苦,也吃了不少苦(主要反映在“寻师苦、拜师难、生活苦”上)。在王七,包括我们不少同学看来,似乎是够操劳了,但离真正学到法术所需下的苦功还差很多,还只是“娇气又懒惰”。

  小结:原来花这么多笔墨,把看师演法的每个细节写得栩栩如生,就是用他所追求的法术之神奇,反衬他付出的操劳之少。

  6.读到这里,你一定有不少感悟——

  预设:王七就如《蜀鄙之僧》中的富者,有志向,但志向不坚,半途而废。

  王七太过浅薄,眼高手低,既想取得大成就,又不想付出艰苦的努力,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王七去学仙术,没有学到真正的仙术,就回家了。做事应该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

  7.我们可不能步其后尘。让我们写下对自己最有警醒作用的相关名言,以激励自己(自创与积累均可)。

  三、发散感悟

  1.一个故事,你们感悟到了这么多,真会读书。再读读,也许还会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2.交流,各抒己见。

  预设:王七好不容易学到了一点本事,却又好显示,所以“穿墙术”一到家就不灵了。我们要记住不可骄傲自大。

  特别可悲的是,失败后,他一点也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责骂师父。失败后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3.故事给我们这么多启示,如果从主人公王七的角度,可以取个什么标题呢?试命题。

  四、自选拓展活动

  1.蒲松龄真大家也!“鬼狐成性格,笑骂皆文章”,你可以读读《聊斋志异》中的其他佳作。

  2.如果王七继续在劳山待下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认为王七怎样做师父才会教给他真正的本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改编出一些新的含义?你可以练练笔。

  3.请你练习讲这个故事,一定会为你赢得不少“粉丝”。

  板书设计:

  劳山道士

  拜师求法 看师演法 缠师授法 演法失败

  不畏艰辛,才获成功

  投机取巧,终究成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