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PBL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应用

幼教网 2018-07-07 07:51:3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摘要】随着PBL模式的广泛应用,我国教育者开始尝试其在教学中的改革探索。将PBL模式引用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主要依据是PBL模式本身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特点,同时,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环境创设、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准备状态以及信息技术运用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PBL模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环境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最早于1969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它是以问题为起点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掌握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

  一、PBL的特征及其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适宜性

  合理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熟悉这一方法,并将之自觉运用在今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运用PBL模式是十分适宜的。(一)以问题为导向。PBL模式所选用的问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取源于实际生活,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该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某种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进行活动时既要结合幼儿自身特点,保持和发展他们的天性,又要满足幼儿追求与探索的兴趣需要。PBL的问题导向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活学活用教学内容。(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PBL模式教学中,学生作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并能积极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即学生应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索学习,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教师是引导者和合作者。在PBL模式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做一名辅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则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和合作学习者,师生关系由“唯师是从”的专制型逐渐转变为师生合作型,使课程顺利、融洽地进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有教师有目的的设计问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思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教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来把握课堂,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这样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四)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在PBL模式中,由于问题是教师精心策划而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因此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共享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想法,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效果。

  二、PBL模式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建议

  PBL模式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这种模式,有助于完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一)建立适宜的研讨环境和心理氛围。实施PBL模式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授课,最好选择恰当的教学环境,不建议在传统的教室进行授课。同时,应打造和谐民主的讨论氛围,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二)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中的角色。PBL模式对教师要求很高,包括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的科学知识技能上,还要对本班学生有很深入了解,能准确的对他们进行分组,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根源,从而真正的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的作用不再是靠简单的知识传递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或者一味的重复让学生加强记忆从而获得学习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三)帮助学生做好研究的准备。PBL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所以对教师在课堂以外的投入要求增加了。教师不仅要提供学生课堂研究所需建议,还要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之外的资源搜集、整理工作。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因材施教。(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进行教学设计,能动的管理PBL学习过程,从充分发挥PBL模式的优势,完善课堂教学。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