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文化素养。但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具有较强目的性的职业教育,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宗旨不是要幼儿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幼儿的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从幼儿的心理情况出发,正确把握幼儿心理变化,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并且给幼儿一个自由绘画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与绘画心理
由于幼儿园的儿童年纪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少,不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思维方式也比较幼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幼儿的世界比较单纯,他们只是将通过眼睛看到事物画到纸上,表现出儿童的世界。同时一些幼儿园的孩子还无法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展示心理世界。因此在幼儿教育当中,不能忽视绘画的作用。尽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表现内心最真实的感情,然后再从绘画当中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正确的帮助,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了解幼儿的心理态度,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果可以把绘画与游戏进行有机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热情,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幼儿的内心。幼儿对一切身边许多的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常常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在进行绘画游戏的时候,也需要激起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亲身进行感受。例如让幼儿画花草树木的时候,老师可以转移教学的场所,带孩子们到户外进行游玩,使幼儿可以亲身触碰到花草树木,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然后在纸上将所看到景象画下来,并且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画作更加美丽生动。另外在户外进行观察花草树木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使幼儿可以玩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获得独特的感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可以保持心情的愉悦,也可以使幼儿的绘画更加真实有趣。所以要想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就需要了解幼儿的心理,提高幼儿的绘画热情,让幼儿可以快乐成长。
三、保护幼儿的真实心理,充分发挥幼儿的绘画天赋
小孩子的内心不希望受到过度的约束,所以在绘画的时候,需要给幼儿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这样不但可以有效训练幼儿的手部灵活性,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一些家长向老师进行反映,自家的孩子比较不听话,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却非常安静,并且表现出比较活跃的思维。因此可以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和幼儿的心理状态,利用绘画对幼儿的影响力,使幼儿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进行绘画的时候,基本上只有两三岁的幼儿是无法完整画出东西的形状,而且所使用颜色也不一定是事物本来的颜色,但是如果让孩子们解释一下,他们就会很仔细地告诉你,这是太阳,这是鸟儿,这是小人等。因此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幼儿的解释进行了解幼儿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同时要对幼儿的绘画进行仔细分析,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使幼儿的绘画天赋得以发挥出来,并且在绘画当中感到快乐,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
四、给幼儿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快乐
当幼儿对绘画存在浓厚兴趣的时候,需要给幼儿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且对幼儿行为表示支持,使其可以放心地在画作上展示自我。比如,有些小男孩在画士兵打仗时,可能会画着画着,就站起来进行模拟打仗的情景,嘴里喊着“冲啊,打啊”等,好像自己正在参与打仗一样。同时,一些小女孩在画杨柳时,会画着画着就挥舞着小手进行模拟杨柳被风吹动的样子,嘴里不停地哼着歌曲,好像完全处于杨柳之中一样。虽然这种绘画激情是许多大人无法进行理解,但是也需要给幼儿一个独立的创作空间,使其可以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表现内心的感觉,解放自己个性,获得更多的快乐。另外当幼儿画完画交给老师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从成人的角度进行评价画作的缺点和优点,而是要以一种鼓励的状态进行称赞幼儿的画作,使其可以放开胆子进行绘画创作,展示内心对事物的感觉,使幼儿可以自由进行发挥,感受绘画带来的愉悦之情。通常幼儿园的孩子们画完画,不会偷偷藏起来,而是要展示给小伙伴或者老师看,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进行看待幼儿的绘画作品,说物体画得不像、颜色没有使用正确等,这样不仅会熄灭幼儿的喜悦之情,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进行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的时候,需要依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称赞幼儿的画作。使其可以绘画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尽情地表现内心的情感。而老师要从幼儿画作当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遇到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要进行积极引导,使幼儿得以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