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动——幼儿自主学习的主战场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导发现法,他认为: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他主张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概括出结论。可见,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了幼儿的探索、幼儿的发现的重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他们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获得了有价值的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幼儿自发学习的过程。那么,幼儿的自主学习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一、经验准备——幼儿自主学习的“探索型主题活动”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它包括一个丰富的前准备过程,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收集资料、参观、采访等一系列自发的探究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索、交流、展示提供了资源和根据。这个准备过程就是孩子充分的自我学习的过程。为了查找“牛和马”的资料,有的孩子到华西公园去拍“牛和马”的照片;有的孩子到各地查找图书资料,从而知道了牛和马都有丰富的种类,都有各自不同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有的孩子从电脑上下载关于“牛和马”的图片和资料;在每周的一次到幼儿阅览室阅读的时间里,孩子们抓住机会,三三两两有意识地查找“牛和马”的资料并及时地介绍给老师听。这些不同的学习手段已不需老师再提醒或教授,他们已经知道,要获得一种知识就必须通过这些学习手段去自发地学习、研究、探索。又如,在本月的一次生成性主题活动“会说话的标志”中,孩子们通过和家长一起合作,由家长画、孩子交流的形式知道了各种标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同时,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并找到了带有标志的一些实物,如最喜欢吃的肯德基、麦当劳盒子;挂在公共场所里的“禁止吸烟”的标志以及贴在冰箱上的“绿色环保”、各种信用卡标志等等;另外,孩子们还通过参观,了解了一些自己没有找到的标志,而且还通过自己敏锐的眼睛,发现了一些连老师都忽略掉的标志,如汽车上的标志、各种商品标志等等。这些充实的前准备活动,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探索能力等等,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学习的需要,还有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潜能,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去主动学习,从而积累一定的经验,为以后的深入探索打下基础。
二、“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深入探究、交流展示为幼儿的自我学习提供了舞台。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前准备活动后,孩子们对该主题的兴趣达到了高潮,他们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自己的交流,表现与表达来呈现自己所获得的经验。例如,在方案活动“牛和马”中,孩子们通过交流讨论、辩论、新闻发布会等方式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展示,并且发现问题及时地深入探究,从而形成了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良性循环的过程。如在交流讨论“牛和马”活动中,孩子们在介绍自己的资料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倾听同伴介绍的过程中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同时,在交流讨论中不断闪现出思考、创造性的火花。有一次,赵嘉成小朋友在介绍马的外形特征时说:“马的眼睛长在脸的两边。”这时,刘云松小朋友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马的眼睛要长在脸的两边呀?”这个问题提得好,老师马上做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启发孩子再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去发现这个秘密。后来,刘云松小朋友从电脑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很骄傲地向大家介绍:“原来马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可以看得更加远,这样远处有敌人来,它就能很快发现了。”同时,孩子们还通过折纸、捏橡皮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了不同形象的牛和马。
又如在生成活动“会说话的标志”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初步的配对、分类、概括以及形象性的设计能力,他们把标志分成了交通标志和生活中的标志,又把交通标志按照不同的颜色来分类。在设计过程中,孩子们很形象地为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室设计了标志,并作了交流介绍,这些都是不同自我学习能力的体现。
三、“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伸展、延续活动是提高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手段。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孩子往往会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兴趣,使主题活动扩展得更加深入、更加丰富。例如在“会说话的标志”活动中,孩子们就发现了很多商品也有标志,他们就会对各种商品标志去进一步研究,从而扩展到其他各类的标志。这样,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孩子的配对、分类、概括分析的能力以及他们的知识面也将进一步提高和丰富,这些都是在幼儿不断的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可以说是幼儿学习方式上的一种革命。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我们面前最充分地展示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个性,让我们真正领略了幼儿自我学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