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浅议幼儿音乐游戏的开展

幼教网 2018-07-17 15:11:4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作品,从而产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和表现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幼儿欣赏音乐时,更多的是放在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上,而忽略了审美能力本身的审美特征,削弱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育人功能。近年来,笔者尝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丰富的情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幼儿期的关键点在于具体形象思维,情感所指向的事物并不复杂,活动也会被环境、气氛等因素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歌曲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渲染气氛,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个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可以从故事引入,让幼儿通过倾听故事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然后逐渐进入到活动中感受音乐性质,从而获得审美感知,为进一步欣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教学著名的舞曲《小树和小精灵》时,教师可以以故事讲解的形式,描述树苗的生长过程,想象生活在这之中的小精灵的形象,增强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心里想象树苗和小精灵的可爱。又如,教学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狮王进行曲》时,为了让幼儿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活动开始,让幼儿倾听故事,创设情境:有一天,狮王要出巡,仪仗队开道,跟在狮王后面的还有小狮子。狮王边走边叫“我就是那森林之王,没有人能比我强……”。这样,就把抽象的音乐形象,通过具体直观的形象,让幼儿易于理解、感知。

  二、选择适宜的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始于审美感知,它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识别和情感转移的动态过程。幼儿的年龄小,教师在选择音乐欣赏的教材时,往往会选择较短小、简单的,以为太过复杂的教材,幼儿不会理解掌握,其实这是错误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兴趣,在音乐欣赏中,可以利用音乐本身丰富、典型、细腻的情感特点,培养幼儿在感受、理解音乐审美特征的同时,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选择音乐时,要注意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以及艺术性。如,《赛马》是一首较典型的ABC结构的乐曲,AC两段音乐欢快激烈,表达的是赛马的热闹场面,而B段音乐比较轻松悠扬,便于幼儿听辨理解,适合幼儿欣赏。世界名曲《动物狂欢节》中变幻的旋律、乐音表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小兔子的活泼伶俐用欢快跳跃的声音表现;乌龟的笨重迟缓用缓慢凝重的声音表现……又如,《梦幻曲》那如诗如梦的优美旋律能让人产生舒适甜美的感觉,《摇篮曲》则把孩子们带入恬静温馨的梦幻之中,让孩子们体验到无边的母爱……此外,教师还应为孩子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可以以角色扮演这一方式,同幼儿开展情感交流活动,并对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感进行关注,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交流情感,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想象是在审美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凭借想象,经过情感加工重新组合的新形象。在音乐欣赏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如手势、肢体语言、体态动作等,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引导幼儿自主表达、表现,让幼儿进行想象创造,提高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欣赏挪威舞曲《小树和小精灵》时,为让幼儿对音乐形象进行充分的想象,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导幼儿带着问题思考。教师可问:“什么样的小树长的树叶才与众不同呢?小树要怎样才不会被小精灵施魔法?”幼儿想象之后,教师和幼儿共同创编出以下动作:在A段上半部分,小树的生长极为自由,下半部分,风的吹拂使得小树摇晃起来。在B段部分,小精灵可以看看小树,要求扮演小精灵的幼儿在奔跑时不能碰撞小树。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又如,在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时,教师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的形式来表现进行曲所特有的轻松诙谐的情绪特征。可以利用图谱,教授幼儿感受这几样乐器的声音特点。让幼儿判断,乐器发出的声音对应图上何种乐器。实践证明,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多参与,是一种培养幼儿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营造愉悦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想象力能启发创新意识,也是奠定幼儿学习的基础,能够强化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更能激发幼儿的行动能力,去自行领会和创造,因而,应该积极培养幼儿这一爱好。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根据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产生的不同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

  例如,在欣赏《小小解放军》之后,让幼儿自主发挥想象:小解放军是怎样的形象?让他们自由唱歌、编舞蹈,想象小解放军是怎么唱歌的,他的声音是怎样的。鼓励他们自主联想,配合一些乐器,自行编排出一些旋律、歌曲、舞蹈……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此外,发现他们的学习能力变强时,可以继续让他们学习更深一点的知识,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音乐欣赏活动是使幼儿得到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对音乐有了基础性的认知之后,才能体会到音乐独特的魅力,并从音乐中收获积极的人生经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选择适宜的作品,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开发,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当前的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对幼儿产生了影响,忽视了幼儿的需要,只顾完成教师的教育活动内容,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幼儿的各种特点,以教师为辅,幼儿为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音乐游戏根据不同类型可分为听觉游戏,听觉感受游戏,歌唱游戏,节奏游戏四种。以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来进行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游戏 音乐教育 幼儿音乐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幼儿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也需要通过音乐活动予以实现。幼儿的音乐活动是多形式的,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往往会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音乐是用声音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是根据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征,构成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音色、调式、和声、织体、曲式等音乐的基本表情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然而音乐又是一门很特殊、很“难”的艺术。怎么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么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我认为,只有游戏才能做到这一点。

  音乐游戏一般是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音乐要求进行各种动作的游戏。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学习音乐那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他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学习,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大班小朋友,原来对音乐的节奏掌握的不好,怎么办?我想到了游戏,利用大家熟悉的人名节奏游戏,这位小朋友兴趣很浓。其实游戏的玩法很简单。小红,2/4 × ×‖,2/4 × 0 × 0 ‖杨小红,2/4 ×·× ×‖,3/4 0× 0× 0×‖,根据名字来打节拍,小朋友百玩不厌,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毫不困难地学习了音乐节拍。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充分运用游戏这一独特的教育手段。

  一、当前幼儿音乐游戏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着重于内容的完成而忽视幼儿的需要

  我看过很多的老师上音乐课,一般她们上课的程序是这样的:先介绍歌曲的名字,让幼儿反复的念使幼儿记住;然后就是老师试唱,试唱完后就开始教歌词,歌词熟悉了,就一句一句教唱,然后分组比赛唱,分角色唱,直到唱会为止。这是我看过的许多老师上音乐课的一种模式,她们完全不顾及幼儿的需要和感受,只是一昧的完成内容,达到幼儿会唱的目的。这样的音乐课幼儿上的该有多乏味呀。虽然有游戏,但不是以幼儿为主的进行,而是以教师完成教学为主的进行,这样的做法会让幼儿对音乐失去兴趣。教师在进行备课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应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2、着重于游戏的组织而忽视了音乐的功能

  许多教师会根据歌曲的内容来组织幼儿玩游戏,比如《山羊踩痛小公鸡》这首歌,歌曲中有山羊和小公鸡两个角色,就可以分角色的进行游戏,可大多数老师是这样来上的: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扮山羊,一个扮小公鸡,唱到山羊说的时,扮山羊的小朋友就唱,唱到小公鸡说的时,扮小公鸡的小朋友就唱;游戏反复进行,轮换小朋友来扮演。然后分组,把全班分成山羊的一组,小公鸡的一组,再进行游戏再唱。最后是教师一个角色,小朋友一个角色来进行游戏来唱;就这样上完一节音乐课。这样的课小朋友是有兴趣了,可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中的游戏,而忽略了让幼儿去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忽略了歌唱中应该让幼儿掌握的一些旋律和节奏。整节课小朋友是很有兴趣的完成了,可这样的会唱和教师让幼儿逐步去感受和理解的学唱,这是不同的。

  3、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

  还有一些老师就说,上音乐课就应该让幼儿掌握好音乐知识和技能,我看过一位从教有十多年的老教师的一堂音乐课,她是这样进行的: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三轮车》,这首歌曲它是C调的,是2/4拍子的,小朋友跟老师念C调,2/4拍子,教师教幼儿反复念,让幼儿记住,然后开始教授歌曲,教了两三遍后,老师就问小朋友,这首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的,小朋友没完全说对,教师又教了几遍;然后是游戏活动,小朋友玩得兴趣正浓时,老师又问了,是什么调,什么拍子的;这种枯躁而乏味的让幼儿记这些音乐知识有用吗?小朋友不去感受,理解,就评这空洞的记忆,能知道什么的C调,什么是2/4拍吗?这种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会使得其反的。

  4、过分强调音乐教育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

  教师在进行备科时,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来定教育目标,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教育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时间,有点老师在备课时,就会将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定好,比如说,开始部分2分钟,主要活动部分20分钟,结束部分3分钟。但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她也会按她预定的这个时间来进行,在主要活动部分,特别是进行游戏活动时,有时孩子还很有玩兴时,教师就遏然而止,马上进入到结束部分,其实掌握教学时间,我想不必这样死板,应该根据整个教学的情况来做适量的调整,不要只强调音乐教育活动过程的表现而忽略幼儿真正的需要。

  对以上几点问题的原因分析:首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不管是开展怎样的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各种特点;其次,教师应该多听、多看、多分析、多做教学反思,多学习,自己应该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才能教给幼儿更多的知识。

  二、不同音乐游戏类型的开展

  (一)听觉游戏的开展

  听觉游戏是以丰富的幼儿对声音的听觉印象,提高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征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音乐游戏。在我带大班幼儿时,我就运用以下的游戏来进行音乐教学的。

  1、声音游戏

  (1)声音配对游戏

  准备4个或6个外观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容器作为摇动器,每两个摇动器内装同一样东西(分别会装上瓜子、包谷、沙子等)摇动这些摇动器,根据它们各自发出的声音,找出其中声音相同的两个摇动器配成对。

  (2)声音猜谜游戏

  将几种不同的东西装入几个完全相同的透容器中,给容器的半边涂上颜色,盖上盖子晃动容器,让幼儿根据各种容器发出的不同声音,去猜测容器内装的是什么东西。

  (3)声音辨别游戏

  自己动手,使摇动器、砂板、三角铁、铃、杯子、鼓、拍板发出声音,听一听,哪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或最低沉?哪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最高或最低?哪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最长或最短?

  (4)水的谐音

  在两个同样的瓶子里装上不同量的水,让幼儿轻轻敲打这些装水的瓶子,听一听,哪一个瓶子发出的声音高,哪一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低?经过比较做出标签贴在瓶子上。再增加一个瓶子,装上水,使水量介于前面两个瓶子之间,轻轻敲打,听一听,比较这三个瓶子的声音高低,也给第三个瓶子贴上标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