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妈妈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
大多数人干了坏事后,都会经历一种不安的负罪感或羞耻感。这些感受实际上保护着做了错事的人,标志着他们还有良心。负罪感或羞耻感保护着人们及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在人的“人性”与“兽性”之间竖起了的一道屏障。我们的人性包括道德伦理原则。同情是我们人性的一种品质,能够约束我们,使我们避免干坏事。然而,我们的“兽性”窝藏着许多欲望、情欲和情感,它们会驱策我们做一些不可理喻的愚蠢之事。
我们所受的人性教育源于父母、学校和社会,也源于孔子等许多伟大教育家的智慧。我们所受的教育会扎根于我们的性格之中。良好的性格能使我们一辈子避免作恶犯罪。但要知道,人的性格在童年早期就已塑造成型了。
有些人——不幸的是这类人现在越来越多——没有受过人性的教育,没有成为完全的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剩下了“兽性”,这“兽性”使他们变得嫉妒、易怒、好斗,使他们觊觎他人的财产,怀疑他人的动机和行为。这些人的“兽性”不会阻止他们去做危害他人、动物和自然的暴行。只有我们的“人性”才会阻止我们犯下这类暴行,而这种“人性”是从幼年早期的教育获得的,并永远跟着我们。
科学研究已明确指出,那类仅有“兽性”的人具有“反社会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是一种人格或性格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并不会公开地表现出来,这一点跟其他精神患者或抑郁患者不同。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会小心翼翼地掩盖他们的问题,在公共场合遮掩得尤其好。他们通常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但是,当他们跟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在无人认识他们的场合,他们就不想抑制或者无法抑制他们的本性,就会原形毕露。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变得凶暴起来。
这些人没学会怎样辨别对错好坏。他们没学会怎样约束他们的“兽性”及其强烈的欲望和情感,没学会让自己的高级本性或人性控制自己的“兽性”。这一点会在他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或在对待动物和自然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即使他们干了坏事,他们也不觉得自己错了。他们甚至感觉很不错,而且会狡猾地掩盖他们的恶行。他们没能培养出一种指引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良心。这些人通常都极其聪明,精于掩饰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他们很会保护自己,不让人发现真相。所以他们的本性一般不为人所觉察。可是,有一天,他们可能会禁不住诱惑而犯罪。即使这时,他们也不会懊悔自责。他们可能会对自己或好友这样说:“噢,她从我眼前走过,我就感觉自己想揍她。那是她的错。不错,我杀了她——可是,谁让她在我手痒的时候从我面前走过呢?”
性格障碍患者会鄙视一个善良、可靠的人,一个对他人,尤其对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满怀同情的人。“他可真蠢!总是在帮别人,而不想着把钱和精力给自己留下来,不去想怎样提高生活质量,怎样赚更多的钱,怎样更快地取得成功,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管好自己就行了,又何必去管他人的不幸、伤痛和困苦呢?”一个“反社会型人格”的人是不会尊重一个善良的人的。
一个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做出危及整个人群的事。比如说,在森林中点火,然后幸灾乐祸地看着大火熊熊燃烧,看着消防员拼命救火——有些消防员甚至可能葬身火海呢。这类人还可能心中怀着深仇大恨,所以他们就会羞辱人,伤害人,想剥夺他人的尊严,并以此为乐。
一个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炸毁一座公共建筑,哪怕有成百上千的人在里面工作。他似乎想成为一个“名人”,而他的“兽性”驱使他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方式,就是犯下一桩严重罪行,从而登上全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阿德勒说:“他们的世界观有问题,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和他人的价值的评估也有问题。”
患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以作恶为乐,仿佛这能消除内心的一种深深的痛楚。人心里怎么会产生这种痛楚呢?
这种痛楚是童年早期不幸的环境和遭遇造成的苦果,甚至跟出生前的事情也有关系。出生前,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和母亲联系在一起,与母亲一道经历着许许多多或好或坏的事情,既分享着母亲最愉悦的感受,也分担着母亲最忧伤的情感。未出生的婴儿跟母亲的情感密切联系在一起,跟母亲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跟母亲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联系在一起。
婴儿跟母亲(通常也是婴儿的看护者)的这种关系在出生后能否延续,这是孩子童年早期中最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呢?一只小猫很快就能长成一只真正的猫;实际上,它在出生后只需几天的时间就能做到这一点。可一个人需要好多年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每个孩子既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光明,同时也可能带给世界黑暗。”孩子会依恋自己的看护者——通常是妈妈,这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孩子对妈妈或看护者的这种依恋也称为联结。正是由于这种联结,婴儿才能向妈妈或看护者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具有性格障碍的人要么从未体验过这种依恋,要么只是部分地体验过。他们的联结是不完整的,不充分的。具有严重性格障碍的人在生命之初是“无所依附”的,因为他们在童年的早期没有机会跟看护者形成一种依恋的关系。
比如说:他们可能是未婚妈妈生的。未婚妈妈生活条件很艰苦,情绪很糟糕,所以就不大可能给孩子创造多好的生活环境。未婚妈妈无法给孩子充分的关爱。这样,孩子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绝望、无助的世界里。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孩子的父母是狂热的生意场上的大忙人,他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有接连不断的物质方面的忧虑。他们没时间照顾孩子,对孩子也没有感情。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托付给了奶奶。奶奶累了,就把孩子放到她的妹妹怀里,而她妹妹又把孩子放到自己的保姆怀里,可是保姆干完活后还得照料她自己的一家人。于是,这家人就决定把还很小的孩子送进一所离家很远的托儿所,孩子的父母为此还要付一大笔钱。孩子觉得自己被完全抛弃了,于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拿头在墙上撞好几个小时,直到精疲力竭。睡觉时他会做噩梦。孩子很痛苦,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谁真正关心他。
社会依恋关系从童年早期起就开始产生了。这种关系是由婴儿与母亲之间的爱与信任构成的。婴儿有了安全感后,就能进行学习了。对这一联结关系的体验是生命的第一年中最深刻的体验。
如果缺乏适当的联结,无所依附的婴儿就会产生怀疑和深深的愤怒。他所感受到的全是负面的情感。他对别人没有积极的情感,成了一个没有良心的孩子。他无法建立人际关系,无法学习,主要是无法学习爱与关心。一位专业医生这样说道:“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跟看护者建立起来的联结构成了他将来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基础。”这位医生在一所旨在帮助有性格障碍的青少年的机构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