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园科学领域的问题与对策(2)

幼教网 2018-09-14 08:45:5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2、学习本专题,你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1),在教学方法的主要采用有实践教学法和观察认识法。实践教学法具有探究性较强、需要教师实践指导幼儿层层递进操作。观察认识法要引导幼儿发现、然后认知,经过验证后得出结论。在科学领域中,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会效果更好。

  (2)科学活动是做到循序渐进,在设计活动还必须注意要有延伸和拓展过程。采取不同方式及组织形式取得的活动效果差异是非常大的。

  (3),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操作环境,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注意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从操作中获得认知和经验。

  (4)在科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推理、判断能力。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这一活动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使孩子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萌发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在内容方面定位必须准确。从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它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和条件。教师 特别注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内容还必须符合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2)教师注意在教育活动中适当指导。先让幼儿产生疑惑,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适当提问,难度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幼儿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偏离活动主题。

  (3)教师活动材料的提供上,材料必须能引发幼儿思考。只有在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儿才能更好的探索和积极思维。

  还有,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注意多种方法交错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反复斟酌,思路清晰,引导语运用适当,组织幼儿从感知、猜想、实践、验证、讨论等过程中获取新的经验认知。

  4、幼儿园科学领域存在哪些误区,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存在误区:

  (1)教师的较多讲解、动手操作方面较少;知识、方法传授较多,兴趣培养较欠缺;对知识技能要求高,缺乏素质培养。

  (2)教师对《纲要理解不深,定位还不够准确,教师要成为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要引导幼儿探索、合作、交流、分享,创造积极的探索环境。

  (3)没有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面对这些误区,我认为,首先,教师必须都学习,逐步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教师注意激发幼儿科学活动兴趣、欲望和培养幼儿科学的精神。再次,科学内容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还有,教育活动过程要强调幼儿的交流和合作;最后,组织 幼儿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