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民谣教学之“聆听重复”策略(2)

幼教网 2018-09-14 14:13:4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论证:原来是×××?发生一件什么事呢?(关注故事)

  如“在”快乐小鸭“歌唱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三个听与问的环节:第一次聆听:情境切入:第二天,天刚朦朦的亮着,小白兔突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钢琴声响起,教师用微弱、欢快的嗓音哼唱歌曲旋律《两只小鸭》。

  提问:谁来了?(启发幼儿猜想歌曲中的小动物)

  第二次聆听、教师配合手指韵律动作,跟随钢琴声,演绎《两只小鸭》,不唱歌词。

  提问:到底歌曲里藏着什么小动物?在做什么?(启发幼儿猜出歌曲中的小动物,感知简单的故事情节)

  第三次聆听:教师配合手指韵律动作,歌唱《两只小鸭》。

  提问:听听歌曲里是小鸭子还是小兔子?音乐里小动物在做什么?(启示幼儿观察欣赏,知道歌曲中的小鸭子在亲亲小嘴巴,说说悄悄话)

  3.“做”中听

  艺术是感性的,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建立艺术的通感,使学习变得趣味和丰富。在幼儿初步理解民谣歌词后,我们要把感受歌词的重点转向民谣韵律的学习上(韵律与情感),为民谣创编符合其形、情、趣、力的韵律动作或戏剧表演,有效搭建幼儿感知民谣情感的桥梁,进入音乐精确学习阶段。我们把韵律分为手指韵律和身体韵律。

  如:歌唱活动《两只小象》韵律动作游戏:我们借助手指、手掌、手臂的动作,设计了有趣的“小象找朋友”的韵律游戏,从简单到复杂,一共分为四个层次:手指韵律(食指)+双手指韵律(食指和中指)+手掌指韵律+手臂指韵律,让孩子在韵律动作的牵引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的聆听中。

  第一层次韵律动作设计:

  动作1:两手食指相对,当“小象鼻子”,跟随音乐韵律,同时向前晃动。

  动作2:扬起手指相对作勾状。

  动作3:两个手指勾在一起,做好朋友.

  动作4:作握手动态。

  4.“玩”中听

  乐中的美好是难忘的,音乐的快乐却是激发“热情”和“动力”的源泉。在民谣听觉表象逐渐建立的同时,别忘记挖掘快乐的源泉,那就是歌唱游戏元素的

  挖掘,让幼儿快乐游戏,自然歌唱。我们充分挖掘幽默、紧张、美好等游戏元素,有效设计了“玩”中听的环节。

  如:在民谣《大象鼻子荡秋千》的游戏中,老师用双臂演绎长长的大象鼻子,当唱到“请您荡秋千”时,老师双手抱起幼儿,随着“唔——晤”的象声词,幼儿在空中顺时针旋转一圈,孩子们惊讶和兴奋,眼睛放光,期待着大象伯伯的下一次秋千能够光临自己。

  重复而不单一,做而不厌烦,玩而有收获,孩子们在策略的引领下,必将有效建立听觉表象,唱好民谣,建立美好的“空间幻想”,获得内心听觉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