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不起眼的小石头”带来的启示

幼教网 2018-09-17 14:03:0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不起眼的小石头”带来的启示

  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石头”,到活动区丰富多彩的“石头村”,再到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拓展出的集体学习活动“琥珀”。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不起眼的自然之物,被演绎成了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教师从发现、设计到演绎的过程,给我们如何开展儿童艺术教育带来了启示。

  源于生活的主题活动使艺术表现有感而发

  生活是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_开始幼儿对“不起眼的小石头”的毫不关心到现在的“情有独钟”,其中经历了石头艺术作品观赏活动、与石头有关的各类区角活动,以及集体学习活动“琥珀”。其实在开展集体学习活动之前,幼儿已经具有对树叶颜色变化的探索、对颜色调和效果的探索、对各种昆虫特征与习性的探索等主题经验,而这一系列活动和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不是刻意为本次集体学习活动进行的铺垫,而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了用真情实感去体验大自然神奇创造的机会。

  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制了许多操作材料,如用废报纸剪了许多树叶的形状,并用颜色调和变化的方法,把它们染成秋天的颜色,而幼儿前期对各种“虫子”的熟悉,让他们在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得以有感而发。这样的艺术活动与当前“不问艺术感受而偏重艺术表现”的教育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活动区和集体教学的“融为一体”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涉及活动区和集体教学两个方面。它们或在内容上,或在形式上应该“融为一体”,互相补充和推动。在由“不起眼的小石头”演绎出的诸多活动中,与艺术教育直接有关的是活动区的“石头村艺术品展览"“石头彩绘”¨石子路”等,以及集体学习活动“琥珀"(在“石头村”中展览和介绍过琥珀)。可见,教师是按照幼儿学习的特点,将与石头相关的各种活动“融为一体”,最大化地提高不同学习形式的教育效益。

  如活动区的“石头彩绘”,是一个在内容和形式上相对宽松的艺术表现形式,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石头的大小和颜色,又可在瓷砖上任意摆放,还可用彩笔添加某些图案等。虽然活动样式是自如的、宽松的,但活动内容给予了幼儿丰富的前期艺术体验,幼儿能感受到从形、色到画面安排等构图的暗示,特别是无主题的瓷砖画面,为幼儿反复变换瓷砖排列、寻找画面的美感创造了无尽的可能。在集体学习活动中,幼儿为确定虫子在石头上的位置、石头在树叶上的位置反复琢磨,均得益于活动区经验的积累。

  集体学习活动“琥珀”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有难度的活动,其中存在着虫子与石头、树叶与树叶、石头与树叶等构图关系,对如何使用石头、纸、笔、胶棒、标本等众多工具材料的有目的的思考,还有对操作步骤条理化的关注。这三个维度的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中,给思维缺乏逻辑性的幼儿带来很大的挑战,而这也正是教师要安排一次学习活动引起幼儿关注的原因所在。

  重视实际观察体验是幼儿创造表现的必然条件

  在集体学习活动“琥珀”中,有一个幼儿参照自己喜爱的虫子标本,将其画到石头上的环节。有些教师担心这样做会妨碍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但我认为这是对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慎重提出的“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例,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例来画”的误解。很多教师在取消范例的同时,将实物、图片、照片等均视为妨碍幼儿艺术创造的障碍,或一概取消,或在幼儿作画时全部拿走,使幼儿陷入空想而导致创造水平低下。

  在幼儿的艺术创造中,实际观察体验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应该成为教师选取艺术创造内容的前提,更应该要创造条件使其伴随艺术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并不等同于写生,观察图片也不是临摹作品,而是给幼儿更多接触和体验的机会,以表现个人的直觉感受。细细欣赏本次活动中幼儿所表现的虫子,我们又一次惊讶于他们的创造表现,这也是教师不断启发幼儿观察这些可爱的虫子,又始终没有刻板地规定幼儿该怎么画所致。

  面对观察对象,成人总是力图表现外在逼真,而幼儿总是力图表现内在感受。反思当下,我们给予幼儿实际观察体验的机会太少。与此同时,在观察过程中要慎重对待幼儿的艺术表现,不要以自己的眼光用“画得像”去要求幼儿,不合时宜的“指手画脚”是艺术教育中必须禁止的。

  附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学习活动:琥珀

  一天中午,我带着孩子们在花园里散步,不经意间发现角落里躺着几块小石头,圆圆的样子很可爱,就提议孩子们捡一些带回教室。有些孩子立刻寻找起来,也有的孩子很不解:“这些石头既不好看,也不好玩。”最后,我们只带了一些零星的小石头回到教室。

  第二天,我从家里带来了收藏的“宝贝”——一只寿山石雕的大象、一块大理石镇纸、一个玉刻的笔筒。我悄悄地把它们和捡来的石头一起放在显眼的展示架上。果然,孩子们很快就被这些工艺品所吸引,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石头做的,孩子们忍不住惊叹道:“原来石头这么漂亮!”

  从此之后,孩子们每天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都会有意识地寻找小石头,并开始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花纹等,只要发现与众不同的石头,就会带到教室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室变成了小小“石头村”。孩子们还用石头玩起了各种游戏,如石头五子棋、石头打靶、石头彩绘等。有一天,钧钧带来的一块神奇的“石头”——琥珀,吸引了所有的孩子,而琥珀形成的原因更是唤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愿望。当展示架上出现了许多蜘蛛琥珀、毛毛虫琥珀、蝎子琥珀等仿制品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制作“琥珀"的集体学习活动,以“为小石头找到一位虫子朋友,让它们永远生活在一起"为线索贯穿始终,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原因。

  2.尝试在小石头上画出虫子的特征,并利用已有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虫子的图片和仿真制品、各类仿制琥珀;乳白色鹅卵石、用报纸剪成的各色树叶、油性彩笔等;运用调配颜色的方法自制的“小树叶”。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欣赏过琥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