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试论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4)

幼教网 2018-09-17 14:15:5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因此,表现与技能是不能划等号的。至于表现能力,与技能或许有关,但也决不是因果关系,即技能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表现能力的提高。如果技能很高但缺乏感知和想象,其作品也不会具有表现力的。我们就看到不少幼儿虽然绘画技能被训练得很好,但一离开了对范画的记忆就没辙,什么也表现不出来。

  当然,艺术的技能不是不重要,而是在幼儿阶段不那么重要,至于最基本的技能,如线条流畅、形状规范、涂色均匀等,主要体现的是手的功能,这是在大量表现的机会中逐步成熟的,而不是我们教会的。至于比例、构图、透视等更专业的技能,或许在认知更加成熟的少年时代学习会轻而易举,而在幼儿阶段却要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这种意志努力会迫使幼儿被动学习,从而扼杀艺术的兴趣,抑制艺术想象和创造,因此提早训练艺术技能往往得不偿失。

  三、幼儿画画的游戏性

  相比引导幼儿习得技能的功力目的,我们更需要正视幼儿画画的游戏性,因为幼儿画画与游戏一样具备表征功能、叙事功能。

  (一)幼儿画画的表征功能

  我们知道,3~6岁的幼儿正处于绘画发展的象征期。正如象征性游戏那样,幼儿不会因为某种实物的缺乏而停止游戏,他们会寻找替代物来表征他们想要表现的事物,比如用一根木棒当枪,玩打仗的游戏;用一块积木当手机,玩假装打电话的游戏。而替代物与真实的物品之间并不像,我们为什么能够容忍呢?因为那是幼儿的游戏,不用当真。通过幼儿的装扮动作,我们看懂了幼儿运用替代物而表现的行为,甚至为他们能够大量使用替代物来表征各种事物,来反映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而感到高兴。正是通过这种表征,他们象征性地实现了自己的意愿。

  其实,幼儿画画与装扮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处。幼儿是用线条和图形的各种组合来表征他们想要表现的事物,同样这种图形与线条的组合与实物的原型之间很不像,但为什么我们就不认可了呢?因为我们忽视了画画也是幼儿的一种游戏,而将其作为幼儿的一种工作来对待。正如我们反对老师为幼儿的角色游戏制作好多逼真的物品,去限制幼儿的想象性表现,我们也反对老师总是为幼儿画画提供示范,去限制幼儿更多样的想象性表现。其实,只要去倾听幼儿说自己的画,我们就能看懂幼儿自发表现的绘画作品。

  (二)幼儿画画的叙事功能

  象征期的幼儿通过游戏叙事,在装扮游戏中幼儿将生活中的感知经验转化为游戏情节,通过行为扮演了“家庭”、“医院”、“商店”等丰富的主题脚本。

  幼儿画画具有同样的功能。幼儿将生活中的感知经验转化为平面视觉形象,通过图形构思了一个个有关自己的故事,创编了一个个想象的故事。与边行动边构思故事情节的装扮游戏一样,幼儿在画画时也是边画边构思情节的。当幼儿的故事情节丰富时,会画满整张纸。但与老师出示范画来要求幼儿“画满”不同的是,老师在进行范画演示时,要求幼儿从落笔开始就要为“画满”而考虑比例了,而幼儿游戏般的画画则往往是从局部开始,边画边叙事,逐步画满。

  在艺术家和美学家看来,游戏是艺术的初级形式。幼儿阶段不正是通过游戏以及游戏般的画画,来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并通过表征和叙事来孕育幼儿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力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