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的有效性(3)
三、解决策略
《纲要》中提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幼儿来说,获得怎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体验到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乐趣。而教师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支持者,他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进行主动探究,让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意识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因此,在此次课堂观察幼儿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有效性方面应有一定的策略。
(一)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时间让其进行充分探究。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作为教师,总会不自觉地进行讲解、示范,从而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削弱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在幼儿对某一内容产生疑问或思考时,教师切忌急于告之答案,或道出自己的观点。而应是先仔细观察幼儿对此内容的兴趣,再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比如:在《瓶子与水》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将瓶子分发给幼儿,给幼儿足够时间让他们自己进行观察,之后将瓶子放在水里数次,经过观察和思考后,向老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冒泡”。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看到了“水冒泡”的现象,很容易就提出“水为什么会冒泡”这个问题。
(二)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进行大胆猜测,深度猜想。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幼儿会在对某一现象产生疑问时,依据已有经验,心中产生对此现象的主观认识。教师此时应在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幼儿的简单猜测引向深入猜想。例如:在“种蒜”活动中,通过观察以及原有经验。幼儿已经知道:蒜宝宝种在土里面会长的最快最高。此时教师应该向幼儿抛出“为什么种在土里面会长得最快最高”之类的问题。让幼儿再进一步的思考,进入深度猜想状态,幼儿会猜想:可能是因为土里面有养分,也可能是因为土里面有肥料等等。也许幼儿对猜测的结果不一定把握准确,但重要的是其猜测的过程,深入猜想过后,再让幼儿带着问号进行实验,继而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来验证之前的种种猜想。
(三)教师应尽量让幼儿在思考后独立完成实验。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很多教师在和孩子们进行科学实验活动时,习惯于自己先示范实验。这样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幼儿照着教师做,或是随着教师的想法进行实验。教师应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实验,之后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以形成新的经验。例如:《杯子涂蜡》实验中,在孩子们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后,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自己观察和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将蜡涂在杯子顶端会发现水还是会漏,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有了新的发现,获得了新的经验。有的孩子将蜡涂在杯子里侧底部后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杯子真的不漏水了,其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样每个孩子在充分感受到自主探究的意义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就感。
(四)教师应在课堂中让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会发现,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一般都是零散、粗浅、模糊的。这正是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从操作活动中得出比较完整、准确的知识经验。为此,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如图画、符号、表格、简单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记录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种蒜》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一把充满儿童情趣的“卡通尺”,让幼儿饶有兴趣地用这把卡通尺为种子宝宝量身高,在尺子上记下来“蒜宝宝”的“身高”;还可以让幼儿分别给种在水里、土里、沙子里、棉花里的大蒜拍照片,张贴在记录单上等。但教师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要采用让不同年龄幼儿看得懂的记录方式,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和学习活动。
(五)教师应在课堂后期让幼儿进行充分交流分享。科学实验过程中,幼儿的大脑是在不断地接收、处理大量信息的。当活动越加深入时,幼儿的思维也越加清晰。教师应引导幼儿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且多与同伴交流,依据客观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再与事先的猜测进行对比,形成新的经验,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意义。
总之,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如《指南》在关于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所说: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教师一味的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并且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幼儿科学活动不仅应成为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还应成为实现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