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
人们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并非只是教学的效果。孩子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才是真正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古语说: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不光要掌握知识经验,还要富有探究精神,这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品质。从小养成这种探究精神,将会推动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的认识世界,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根据幼儿选择有效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爱研究、爱探究的天性,多支持、多鼓励、多引导他们去探究、发现,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首先,为幼儿创造能够发挥探究潜能的环境。
人类的未来将由今日的幼儿创造,教师的责任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充分发展探究潜能的教育环境,来培养发展幼儿的探究精神。其实,每名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精神,但往往被老师所忽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并希望对自己好奇的事物进行探究,这非常有利于他们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尝试解决问题,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正确引导,他们的思维随我们的思路展开,这就会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积累了经验,他们的知识丰富了,所思考的问题也就越多越深,思维器官所经受的锻炼也就越多,这样幼儿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的进行各项活动,不受限制,不受约束,同时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这时的幼儿是与成人人格完全平等的独立个体,他们有寻求、探究各种信息的权利,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者,而是幼儿基本权利的维护者。
其次,发现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鼓励幼儿大胆提出异议。
探究意识强的幼儿,首先应该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幼儿。在传统的教学与幼儿游戏中,幼儿往往是被动的活动者,一切操纵在老师手里,但要想培养出有探究精神的幼儿,就要变“注入式”为“启蒙式”,把“要你学”变成“我想知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幼儿探究意识往往是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条件刺激下产生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能迅速及时地对孩子的每个新想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予以支持,启发幼儿在实践中得到新的结论和经验,得到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产生更大的探究动力。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活动时非常投入,非常自信,自我意识萌芽,会有自己的一丝独特想法,教师利用孩子的这种自我认识和愿望加以引导,开导幼儿去思考,并做必要的提示,这样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就会慢慢的培养起来。
再次,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异想天开”。
幼儿能够产生探究精神,就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经常赞许、表扬和肯定幼儿,幼儿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行为则表现为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反之,教师如经常批评幼儿,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还给幼儿下定论“没出息”、“真傻”,就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探究精神的萌发与培养。
幼儿无知、幼稚,但好幻想,往往会“异想天开”地想象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如:在活动中我问幼儿长大的理想是什么,鹿宇小朋友说,长大要制作一双鞋,穿在脚上就能上天,不坐飞机,不坐火箭,去看太阳;初听起来,虽不切实际,但这里有幼儿的思想火花,教师不能泼冷水,而要多加赞扬,鼓励并引导他们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的事情,这样幼儿探奇的愿望就会逐渐强烈起来。
最后,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活动,指导幼儿进行探新活动
幼儿的探究活动,是在强烈的探究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会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及日常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时间,必要的场所及活动用具,让幼儿自由地进行探究性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研究自己怎样教转变为研究幼儿怎样学,使活动成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孩子是很能干的,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超常的创造力,他们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的潜能。因此,在活动中,多给幼儿提供一些适合不同层次要求的废旧材料,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让其制作较难的小制作,能力弱的可以适用较简单的,这样通过幼儿的再制作,他们的表现是积极的、主动的,从而反映了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他们不是被动地去听去做,而是参与活动,要自己去做去讲,通过制作帮助幼儿理解,通过讲把得到的经验再巩固,更有利于幼儿探究精神的发展,如在“好玩的的水”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许多玩水的材料,有的制作纸船,有的用饮料桶做船或各种各样材料不同的水中漂流物,还有的拿着各自专用的瓶瓶罐罐在水上玩,不停地把水倒来倒去,还互相讨论着:我的杯子倒出来8杯,你的呢?他们自然地用数数的方法对容器中的水进行测量,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过程,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让幼儿了解了数的形成和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有的幼儿在玩水中发现水是透明无色的,绿色的碎纸放进水中,水会慢慢变成绿色,这意外发现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有的拿着粉色纸放在自己的瓶中,有的放白纸,还说要配饮料、酒、药等,看样子孩子们很有成就感,他们在玩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纸船为什么能在水上漂,不同的纸在水里的变化,哪些纸掉色,哪些纸不掉色,哪些纸吸水,哪些纸不吸水,有的吸得快,有的吸得慢等等,教师积极鼓励他们尝试,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他们在探究中得到知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法不是告诉、干预,而是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让幼儿在活动的成功中获得喜悦,这样,幼儿的探究意识就会更加强烈而持久。
皮亚杰认为:幼儿能力的形成,既不是单纯来自先天能力,也不是单纯来自后天的经验,而是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来自幼儿的动作和活动。所以,就让幼儿在摆弄中、操作中去探究、去创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