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2)
(二)全面观察幼儿游戏,做别具慧眼的观察者
观察是走进幼儿内心、了解幼儿需要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了解幼儿所处的发展水平。只有当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和水平来设计游戏活动、调整游戏活动、指导游戏活动时,才能真正实现以幼儿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相反,离开观察的游戏活动可以说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离开观察的游戏指导也只是盲目的指导。因此,观察是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角色归位的灵魂,是教师充当游戏活动组织者、观察者、引导者的前提。首先,教师应事先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作为游戏的组织者、支持者、观察者,在设计和开展游戏之前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深入幼儿世界、细致观察幼儿的言行,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不同兴趣爱好和潜在发展的可能,做幼儿心声的倾听者,寻找并发现幼儿近期的爱好、兴趣点,敏感地捕捉有价值的生长点,借助游戏的土壤让其生根发芽。
其次,教师应全面观察,把握游戏的适宜性。在游戏开始后,教师应就本班开展的游戏进行全面观察,内容包括游戏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考虑到动与静的结合、开放与封闭的结合、独立与组合的结合;区域之间有没有相互干扰;投放的游戏材料能否引起和持续激发幼儿的兴趣,尤其是创造性游戏中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能否很好地支持幼儿游戏;是否存在有的区域很“火爆”,有的区域却异常冷清等情况。通过这种全方位观察,教师可以对游戏作出适当调整,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应深入观察,抓住介入的最佳点。作为游戏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做到火眼金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游戏过程。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才能抓住介入的最佳点。如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同伴间有矛盾冲突时,游戏材料对幼儿失去吸引力或生成新的兴趣点时,教师应能给予有的放矢的引导,既不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又使游戏得以延伸,能够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与幼儿多元互动,做机智聪明的引导者
在细致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以敏锐的思维对幼儿的反应做出直觉判断,并进行机智的引导,有时以玩伴的身份与幼儿互动,有时巧妙引导幼儿间的互动,有时借助材料的暗示,有时以教师的身份引导游戏深入开展,真正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首先,教师应学会横向平行互动。当幼儿对某一游戏活动缺乏兴趣或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和幼儿一起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则发挥暗示、指导的作用。例如教师提供了雪花片等插塑玩具后,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种就没兴趣了。这时,教师就可利用这些雪花片组装出滑梯、坦克、汽车、火箭等,以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孩子们活跃起来,急着想掌握新本领。
其次,教师应善于开展纵横交叉互动。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标时,教师可以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例如在玩“医院”游戏时,药房药品用完了,孩子们的游戏便卡壳了,没法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一句:“药是从哪里生产的?我们可不可以在药房旁开个制药厂,加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药呢?”孩子们在教师启发下自己动手用橡皮泥来制造药丸,不仅解决了游戏“卡壳”的问题,而且促使自己的游戏向更深层次发展,玩得更精彩。
第三,教师应会利用材料暗示互动。当幼儿对某一游戏缺乏兴趣时,或对某一游戏缺乏经验时,教师可投入一些特征鲜明的材料,暗示幼儿游戏可以怎么玩。例如在“医院游戏”中,幼儿玩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视觉疲劳,对游戏的兴趣逐渐减弱。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外科”投放一些“绷带”“夹板”等,并增设“输液室”“放射科”,让一些孩子假装骨折,然后由“医生”带“患者”去拍片子、上夹板等。可见,新材料的投入能够激发幼儿新一轮的兴趣,促进游戏的深入开展。
总之,儿童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就是幼儿的存在方式。从哲学层面而言,游戏具有神性和超越性。[5]基于此,在儿童教育中教师必须改变游戏被边缘化的状况,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更全面、更适宜的儿童游戏观,进而在游戏中掌握游戏组织与指导的技能技巧,扮演好组织者、观察者、指导者、研究者的角色,让游戏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学前教育研究,201O,(6).
[2]邱学青.关于幼儿园游戏指导存在问题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12).
[3]孙亚琴.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科学经验的自主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O,(6).
[4]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5]毛曙阳.关于游戏的哲学思考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