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量的比较"核心经验要点及其学习与发展特点
儿童"量的比较"核心经验要点及其学习与发展特点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一般可以分为连续量和不连续量。不连续量也叫分离量,是表示物体的集合元素多少的量;连续量也叫相关量,是表示物体属性的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比较是指根据某些具体属性建立两个或两组物品间的关系,是儿童数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个体思维的基本过程。对学前儿童而言,学会正确地比较是其数学学习所应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量的比较既包含不连续量的比较,也包含连续量的比较。其中,不连续量的比较是指对两个集合元素数量多少的比较,一般采用重叠、并放、连线的方法一一对应地进行。由于数量比较通常放在"数概念"的范畴,因此本文不作重点讨论。连续量的比较是指对物体的屙性--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远近、快慢等进行的比较。在学前期,儿童所要认识和比较的通常就是以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连续量。因此,本文所涉及的"量的比较"主要就是指连续量的比较。
一、"量的比较"核心经验的要点
1.确定属性是进行量的比较的重要前提
在量的比较中,即使是同一物体,也有许多不同的属性可以比较,因此了解和确定物体的属性是进行量的比较的重要前提。
对于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轻重、远近、快慢等量的属性,我们要从数学概念的角度把它们界定清楚,尤其是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等都涉及物体的长度,如果教师给儿童的相关概念知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就会造成儿童对物体各种长度认识上的局限。在此,我们有必要把这些概念分辨清楚:长短是指物体两端之间距离的长度;高矮是指物体在一水平线上从下到上距离的长度;宽窄是指物体横面边长的长度;粗细是指横截面直径(或半径)的长度;厚薄是指扁平物体上下面之间的长度。
在让儿童进行量的比较时,教具的选用很重要。首先,应只突出某种量的比较,便于儿童正确判断和区分。例如,认识物体的粗细时,应选用粗细不同而高矮相同的两个物体;认识厚薄时,应选用厚薄不一样而长和宽一样的两个物体。其次,应注意教具的摆放。例如,比高矮时,被比较的物体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长短时,物体应横过来放,并将一端对齐。既可用重叠法进行比较,如选用两支不同长度的铅笔,把短的一支叠在长的一支上进行比较,也可以用并放法进行比较,如将两支长短不同的铅笔并排横放进行比较。用重叠法比较大小时,应将大的物体放在下面,小的物体叠在上面,便于儿童看清楚。如在让儿童认识两个圆形纸片的大小时,可以把它们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
2.语言可用来区别和描述特定的属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数学认知"的第二条目标中明确指出,4~5岁的儿童要"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可见,用正确的语言来描述物体量的差异是量比较的基本要求。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特定的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年龄儿童而言。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有关物体量差异的一些感性经验,但能感知和区分并不代表他们能用准确而清晰的语言加以描述,有时他们往往会用"大小"来概括和表述所有其他量的差异,因此,做到让儿童不仅会说更大,也会说更长、更重、更宽等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儿童数学思维抽象性水平的具体反映。
3.量的比较具有相对性、传递性
量的相对性是指由于比较的对象不同,量的属性也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如大娃娃与小娃娃比是大的,但与更大的娃娃比又是小的,因此娃娃本身的大小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传递性是指通过与不同对象量的比较可以预测和推断出另两个(组)物体量的差异,如从A 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在相关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通过分解的、有序的、层层深入式的两两比较帮助儿童体验并逐步理解。由于儿童对量的比较是通过两个(或以上)不同量的物体的比较来认识的,因此,教师若是要通过物的比较帮助儿童体会量的相对性,在活动设计中就要先让儿童确定是哪两个物体比,比什么,不能只出示一个物体就问儿童是大是小或是长是短。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认识量的相对性往往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教师有步骤地启发和引导。教师可通过三个不同量的物体的比较去帮助儿童认识量的相对性。例如,皮球和乒乓球比,皮球大乒乓球小,而皮球与篮球比,皮球小篮球大;小明与小红比,小明高小红矮,但小红与托儿所小朋友比,又是高的了,小明与老师比,他又成矮的了。同样,对于传递性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儿童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断。如前面所说的小明与小红比,小明高小红矮,但小明与老师比,又成矮的了,那么,小红和老师比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教师应通过类似的问题情境和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步骤地帮助儿童进行有序比较和逻辑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