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野村教画”对国内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启示

幼教网 2018-09-21 10:05:5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野村教画”对国内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启示

  前不久,看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音在《读者》上发表了一篇《野村教画》文章。讲一个日本大师级的女画家野村教孩子绘画的一些做法。我深深地被触动,觉得她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野村,日本现代著名画家,学油画出身,她画的画色彩较为浓郁沉厚,笔触极为精到利索。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她几乎年年参加日本东京油画大展,在日本国内外举办个展15次,还得过“文部大赏”。野村无疑是大师级的人物,她有着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对绘画有着高于常人的看法与理解。这样的画家教孩子绘画更多的会源于对自己艺术修为去进行,而较少会服从于世俗的要求。

  一、尊重与激励——调动着孩子内在绘画的感知、感悟与表现力。

  “野村上课总是先问你,你想画什么?然后鼓励你:好好画吧。有时会走到你身边,看着你画,然后告诉你这个颜色可以怎么上,但绝不会在你的画上涂改;有时也会毫不干扰你,直到你画完。对学生的提问,她总是耐心细致、周到地解答。每当孩子画完画,野村老师都会在画的背面或者邻页上用一手十分漂亮的日本书法写下批语。批语全是表扬,各式各样的表扬,各种角度的表扬,温暖、真诚。”[1]

  当前,在国内幼儿园实际的绘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包办代替的现象,有时为了向家长有个好交待,干脆代笔。而平时参加各种比赛的绘画内容也多有成人的烙印,从构图到内容,一切都是教师设计好的。孩子所做的就是不断地画,画熟练了,现场展示一下,或用孩子的笔触再现一下。根本就谈不上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愿望:“你想画什么?”而是“你就画这个”“你要这样画”。

  鉴于此,教师在平时的绘画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空间去自由的表达,而不是一直牵着孩子,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孩子最终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去想了,渐渐地也不会想了。不教是为了调动原创力,教得太多,孩子就逐渐丧失原创力。另外,对孩子的作品要多鼓励,评价的标准不是像不像,而是更多有针对性地肯定、引导。让孩子享受创作的乐趣,即使现在画得不很好,只要孩子喜欢有兴趣,他会在一直的进步之中。肯定、赏识是激发创造力的最好的方法。野村老师的“批语全是表扬,各式各样的表扬,各种角度的表扬,温暖、真诚”的做法,需老师具备良好的评价能力。

  二、感性与温馨——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与感情表达。

  “野村老师家隔壁有一家蔬菜店,她常常去买茄子、白菜、南瓜之类的放在桌上,让学生‘写生’,你可以选一个、两个或全部画,都随你。至于萝卜青菜怎么画,长短方圆,比例色彩,她还是不教的。当然,你也可能弃蔬菜不画,画自己想画的别的主题。春暖花开,野村老师会把孩子们带到屋后的小花园里,画各种各样的花草和树木,她同样不会说:‘先画这个,再画那个。’只会说:‘花儿开了真美丽,画吧。’”[2]

  我们幼儿园平时的绘画教学中,较少涉及让孩子画实物的,或走出教室去绘画,老师用的多是一张范画,让孩子临摹。观念新颖些的教师,会给孩子留一点空间让孩子自由添画一些内容。而最后产生的作品,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千人一面。孩子想画什么,教师没有关心,关心的是孩子有没有画出一张完整的、像样的作品来。认为这样教学就是有效果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培养孩子绘画的兴趣、情感及表现力没有太大的帮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