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
[摘 要] 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搞好学前专业美术课程建设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找准定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具有幼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加强课内外活动,扩展美术内涵,强化实践环节;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幼师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课程标准
2011年随着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被推上了日程。美术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美术课成为培养学生美感、美德、美术技能的阵地,如何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美学素养、美术技能的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幼师美术教育面前的崭新课题。随着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教师的美术基本功也必将重新设定。
一、找准定位,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目标
(一)培养具有良好美术素养的幼儿师范生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幼师教学大纲确立了绘画、图案、手工、美术鉴赏四方面内容互动的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教学思想。[1]幼儿园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并用艺术魅力感染幼儿的心灵,用奇思妙想的创作手法开发幼儿的心智,从而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幼儿审美情感,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美,由此也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所谓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会画几幅画,做几样手工,而是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等。它强调美术文化的学习,情感教育体验,为此必须改变过去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
(二)掌握幼儿园需要的美术技能技巧是作为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条件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幼儿园开展的大部分教学活动、环境布置、玩教具制作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因此,幼师美术教学必须立足于幼儿园的需要,改变过去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降低美术专业标准的难度和深度,达到“美术专业中的业余、业余中的专业水平”即可,让教学更靠近职业,靠近实践,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具有幼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为三年,可以将专业基础训练与幼儿园教学需求挂钩,制定新的课程结构,如一年级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基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应用能力,三年级让学生感受多彩的美术形式,学习新材料和技法,为将来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奠定基础。此外,还应加大美术欣赏课的比重,将不同的欣赏内容有序融入每一年的教学中,通过三年的艺术熏陶来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功
现今的幼儿师范学校一般每周只有两节美术课,要想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素描造型能力,不要说学习一年,即使学习两年,也很难与专业美术学院的教学要求相一致,所以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强调结构素描,减弱复杂的明暗关系,以线塑形,加强线描写生,儿童玩具、各种生活用品都可以作为描绘的对象。其次,应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的色彩美汲取灵感,加强装饰色彩,减弱写生色彩教学。漂亮的包装袋、色彩搭配和谐的时装、精美的图册、时尚的装饰品,都是学生学习、鉴赏色彩搭配的对象。[2]第三,应结合幼师的专业特点渗人卡通画的临摹和设计,如可爱的米老鼠、滑稽的唐老鸭。这种练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各种卡通形象创编绘制童话故事,如三只小猪、龟免赛跑等,这有助于实现素描教学的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巩固和延伸相关的美术技能。
(二)将体现个性化设计创意的美术教学与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幼师应深入幼儿园调查研究,结合幼儿园实际需要开设一些设计课,如《POP艺术字体设计》《幼儿园宣传版面设计》《幼儿园整体VI设计》《幼儿园舞台美术》《自然物、废旧物在幼儿园环创中的运用》等课程,并将课程的实践操作与幼儿园具体需求联系起来,如为幼儿园设计园标、园旗、园服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制作,并使用环保材料加工成玩教具范本,定向提供给所需的幼儿园。这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园的教育需求。
(三)在手工教学中不断挖掘新材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