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幼儿数学“口述应用题”教学的探索(2)

来自网络 2009-07-03 11:53:2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二、实行两个转化

  两个转化,即舍弃题中的具体情节,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算式。

  由此看来,转化的本身就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实现转化,既能促进幼儿把握数量关系的实质,又培养了幼儿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

  例如,小明有2朵花,小军有1朵花,他们一共有几朵花?教师请一位小朋友拿2朵花站在前面,再请另一位小朋友拿1朵花并排站好,让其他幼儿回答。小朋友们在回答有3朵花后,教师应肯定他们算得对,同时再提出问题:“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不论幼儿能否答出是用加法,教师都应进一步通过活动显示加法的含义。教师可将两位小朋友的花合并握在一只手中,边说明:

  “要算出一共有几朵花,就要把两个小朋友的花合在一起,就是2朵花加上1朵花,共有3朵花,用的是加法,加法得出的数是变多了。”这样,幼儿既看到了两个数合并的过程,又看到了合并的结果,具体地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就将具体的情节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转化成为具体的算式2+1=3。

  转化训练,一方面要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幼儿抽象、概括的能力。<BR>&nbsp;&nbsp;&nbsp;&nbsp;三、进行两种比较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客观现象间有相同、相似和差异特点的过程和逻辑方法。口述应用题教学要突出以下几种“比较”训练。1。顺逆比较顺逆比较,是要求幼儿掌握验证解题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这种方法是计算出结果后,与原来的已知数进行比较。

  例如:小红有1支铅笔,妈妈又给她买了1支,小红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是道加法题1+1=2,把得数2和已知数1相比较,显然,得数比相加前的已知数多了,说明这道题用的算法是对的。2。数量关系与实物比较解答口述应用题的教学有加法和减法两种,要把加法和减法中的数量关系和实物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真正含义。例如:盘子里有5个苹果,小倩吃了2个,盘子里还有几个苹果?

  通过实物与数量关系的一一对应,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5个苹果,少了2个,还有3个苹果。这样使抽象的算式题与具体的情景相联系,使幼儿在数量关系和实物的比较中掌握加减法的真正含义,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基础。

  文中所述的是基本方法的训练,不能概括一切思维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加以训练,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更加切合幼儿的思维实际。在“口述应用题”教学中,优化思维方法训练,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化为幼儿思维的工具,这既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