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案例:教育,应从辨别孩子的需要开始(2)

网络资源 2009-11-11 21:20:4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孩子还没有来,我在教室了边划分着区域边思考起来:几天内,这种事已经是第二次在班级上发生了,前两天听搭班老师说起有两条小蝌蚪放在乌龟缸里,结果被乌龟吃了,为这事我还特地问过小朋友呢!为什么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呢?……正想到这儿,孩子们来园了,我便观察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了。

  整个上午我没有提起这事,只是把小金鱼处理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先想想,分析一下。如果直接问孩子,哪个会承认,毕竟这是犯了错误的呀。但如果不找出原因,可能类似的事还会发生。

  午餐后,我站在班级自然角前,我的眼光忽然停留在养小金鱼的鱼缸里了,这是东东带来的鱼缸,里面养了两条小金鱼和十几条小蝌蚪,我似乎找到了原因。现在的孩子好奇心强,爱探究,小金鱼和小蝌蚪能生活在一块,那小乌龟和小蝌蚪、小金鱼在一起能行吗?第一次有人把小蝌蚪放在乌缸里,结果闯了祸,小蝌蚪被乌龟吃了。通过讨论,孩子们只出了因为蝌蚪太小的结论。那么,把大的金鱼放在乌龟缸里会怎样呢?这样,金鱼被放进了乌龟缸,这一次的结果,金鱼虽未被吃,但由于水太少,干死了。

  有了这样一个假设后,我在主持讨论时,并没有提及这个“恶作剧”,也没,有“好好问问”,而是和小朋友们讨论起蝌蚪、金鱼、乌龟生活所需的环境,讨论中孩子们很快认识到:“小蝌蚪太小不能和乌龟放一块,乌龟和小鱼生活需要的水也不一样,乌龟缸里水要放的少些,不然它不能透气了”。

  此后几天,所谓的“恶作剧”再没有发生,这反过来证明了我的假设是对的。原来这一事件并不象我开始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恶作剧”,孩子们做出这种看似恶劣的行为却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因为缺少常识,不知者不为过嘛!其实孩子闯的许多祸大都是出于知识经验少而蛮干,我们却理解成他们在道德品质或心理上有问题。这件事也再次提醒我:当孩子闯祸时不能急躁,应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行为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恰当的教育行为。

  反思:

  在幼儿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后,我能冷静的把若干天以来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寻找“线索”,以便得出对幼儿行为背后的动因的恰当解释,然后再“对症下药”,最终结果表明。我真正体察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好奇,尝试,试想,如果当时我认为孩子把小鱼放在乌龟缸里是出于残忍心理的“恶作剧”,那么我会采取什么行动?孩子们最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