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北京市朝阳区京通小学(3)

京通小学 2011-05-18 13:59:5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京通之星”和“1+1模式”

  在京通小学采访,我们不时看到孩子们的胸前佩戴着的“好习惯之星”、“文曲星”、“才艺星”。仔细询问,方才得知他们是京通小学的“京通之星”。

  为了激发孩子们在品德的养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获得等三个方面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为孩子们的多元成长搭建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京通小学开展了“京通之星”系列评选活动。

  “京通之星”从三方面进行评选,一是“好习惯之星”,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文曲星”,侧重学习优秀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对那些在课本知识学习和其他方面学习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如在去年12月的文曲星的评选中,利用“每天午间阅读半小时”(京通小学始终坚持每日12:30—1:00为全校课外阅读时间),开展“读了就知道”课外阅读专项测试,优秀学生就可以获得文曲星;三是“才艺星”,突出艺术、科技、体育社团中的优秀者或者学习努力的学生。

  “京通之星”既有随时随地对学生某一方面奖励的纸星星,也有每月评选一次的“好习惯之星”、“文曲星”和“才艺星”,还有每年一评的“京通之星胸章”。“好习惯之星”和“文曲星”每月每班评选出6名;“才艺星”主要由社团的教师评出,占社团人数的30%左右。这样每月都有300多名学生得到“京通之星”,而纸星星每个孩子都会得到,这样就关注到了更多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又及时树立起身边的榜样。纸星星累积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小礼品,也可以参加学校“红领巾快乐营”的活动。

  此项活动的开展,传递给学生的这样一个信息:只要努力,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同学、老师、学校的认可。用张冬云校长的话说,“让每个孩子找到自信,让每多花儿绽放,让每一颗窗边的小豆豆都能茁长成长”。

  所谓“1+1模式”,即“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模式”,前面的“1”指的是“校本课程”,即基于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学校自主开发决定的课程;后面的“1”是“社团活动”,把具有共同特征的师生相聚,进行互益活动的团体。

  如果说“校本课程”形式解决了“社团活动”的时间不足、规划性弱、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那么“社团活动”形式以学生的喜好为发展基础,通过参赛、展示、获奖等形式进行调控,恰能与“校本课程”相辅相成,解决了“校本课程”的延续、拓展、社区影响面窄和效果成果单一等问题。

  在“1+1模式”实验中,学校以课改为载体,以挖掘资源为途径,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学校与实验课改同成长。

  通过参与“1+1模式”实验,让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达到“四个基础+一项特长”的目标,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以“1+1模式”实验为契机,让教师在开发研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实验中,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接轨,凸现教育教学活动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凸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以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1+1模式”实验,京通小学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摸索“校本课程+社团活动(1+1)”活动模式,探寻“1+1”开发管理与评价特色,摸索校本课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构,实现“1+1模式”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可以看出,通过“1+1模式”的开发和管理实践研究,京通小学将在几个方面实现突破:其一,建构课程体系,研发主体系列课程教材;其二,提高管理能力,形成校本制度文化文本;其三,固化活动轨迹,形成京通小学校本“平面课程”;其四,整体规划发展,建设校园文化“立体课程”。

  最终,将使得京通小学的学生、教师得到持续发展,“创造精彩人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