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小时候输不起的孩子,在将来也赢不了”? (2)
2.家长的心理暗示
有的家长很喜欢把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对比:“人家又考了第一名,而你.....”这就无形中给孩子暗示:“只有别人强,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还有些家长总把”输赢观“带给孩子,只要孩子表现稍好,就竖起大拇指:“儿子真棒!太聪明了!”结果,一味的夸赞让孩子沉浸于“我最棒”的思想中,无法接受失败带来的心里反差。
3.过度溺爱或完全忽略的教养方式阻碍了孩子“抗挫力”的发展
父母或养育者过分溺爱孩子,太快地帮助孩子,急于为孩子扫除“障碍”,使得孩子没有面对挫折的机会,抗挫力得不到锻炼,同时父母日常行为中又较为看中输赢结果的,也是造成孩子输不起的重要原因。
如何让孩子正视输赢?
1.爸妈改变心态
当孩子遇到失败时,有的父母会告诉孩子要坚强、要勇敢,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情绪。
小朋友的挫折和失败,从已经有几十年生命经验的大人眼光看来的确微不足道。但在这些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失败对小孩而言是“灭顶之灾”,尤其六、七岁的孩子仍在唯我独尊阶段,他们会把“失败”和“我不好”连结在一起。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在乎你能取得怎样的名次,你只要努力过,尽力了就行。“当然,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去欣赏孩子做出的努力。否则,你明明很在乎结果,却说不在乎,孩子一定会灵敏地感觉到你的真实想法,而这时,无论你怎么宽慰孩子”妈妈不在乎,你也不要在意“,那都是无效的。
2.陪伴度过情绪骚动
孩子在一场比赛失败后,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情绪失控的小孩都正处在情绪骚动的阶段。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因为所能使用的语言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更容易有这样的骚动。
面对大哭大闹的孩子,此时此刻,爸妈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爸妈此刻若也用吼的回应,只会造成更糟糕的反效果。
这时父母应该在孩子看得到的范围内,“微笑,或至少是不生气”的陪伴和等待,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的表现非常棒,你可以和那么优秀的小伙伴一起比赛,说明你也很出色啊,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努力了,真正的享受了这场比赛,并学到了东西,这就是最重要的。
若是比较小的小孩,爸妈可以紧紧抱住他,让他安静下来。等到孩子静下来后,该坚持的原则不能弃守,比方说要孩子打翻了棋盘,就要他去跟对方道歉、把棋和棋盘收好等。
不需要急着和他谈刚刚发生的事情,只需让他知道你一直在身边,而且透过这种方式,也不能改变爸妈的心意。
3.陪孩子从输赢中学习
不要尝试在孩子情绪糟糕的时候跟他分析:“你为什么没有赢?下次应该怎么做?”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排斥你的话,也会不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
等到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并且不再排斥谈论这件事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细心地和孩子分析失败的缘由,并且帮助孩子总结比赛中的收获。谈话中,应该更加的突出收获。
平时在和小孩下棋或进行其他比赛游戏时,没有必要每次放水,让孩子误判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过度自信。但对比较小的孩子,可以适度的让他,维持输赢次数在四六比之间。
赢的经验让他有成就,有输有赢是难得的亲子沟通。重点是要仔细的观察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鼓励他哪一步棋下得好,这一次和上一次比有哪些地方进步了?下错了哪一步棋导致今天的惨败,从失败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