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如何让幼儿与“主题墙”对话(2)

幼教网 2017-10-11 20:59:0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别安排了一面互动墙――“我的家”:幼儿与爸爸、妈妈等家人亲亲近热在一同的照片。对那些有入园焦虑景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墙面的照片说“宝宝真美丽,笑得多甜、多开心呀!”,从而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教师存心去领会幼儿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在环境创设中努力激起幼儿对班级多一分挂念,多一点来园的希望。教师在墙面环境安排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心,把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如润春雨。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更多的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巧、美观。

  (二)、教师要给每个孩子与“主题墙”对话的机会。

  在以往的墙面创设中,教师偶尔会用一些幼儿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因为在老师的眼中,那些效果不佳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这种做法使得一部分孩子失去了表达、交流的机会。而今,我们提倡环境创设的全员参与。

  例如,在“可爱的动物”的主题活动中,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及各自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采用了手工与绘画的结合,让孩子们积极的创作,孩子们兴高采烈。有的画有的剪,正当我们高高兴兴的把动物贴在墙上时,有小朋友提问了“老师,小动物住在哪?”这时,所有的孩子也疑问了“对呀,小动物没有家,刮风下雨可该怎么办?我们帮它们把家也画上吧。”亮亮说:“好呀,好呀。”孩子们都叫起来。根据孩子的反应,我们采取了分工合作。孩子们制作了各种新颖别致的废旧玩具,有的精致、有的粗糙,只要孩子愿意,他们的作品都可以在主题墙上得到展示,不能独立完成的幼儿,教师也应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帮助,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也是孩子应有权利的回归。“小朋友把那么多的小动物请到了我们班,家的问题就让老师来解决吧。”孩子们喊着:“我们一起来帮忙吧。”就这样老师画孩子们剪,终于把小动物的家也给造起来了。

  就这样一副漂亮的主题墙饰完成了。“这个小动物的名字我知道它怎么写,鸟是这样写”熠熠拉着华华的手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看到这一情况,又根据课程的延伸活动及大班小朋友有学习汉字的欲望,我们安排了任务,请小朋友回家认识一种你喜欢的动物的名字的字,并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我们将幼儿认识的字贴在活动室中,让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也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三)、对话者之间要主动、积极。

  1、让幼儿主动参与对话的全过程。

  (1)收集相关的资料与信息。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认识周围事物大多是依靠直接感知的,因此,在主题探索活动中我们首先应考虑:是否给孩子足够的探索时间,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环境,主动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亲身的观察、体验中获得具体、真实的经验并通过主题墙进行展示,达到交流、分享、共同学习的目的。

  (2)展示孩子的所思所言行为。

  资料是孩子们得出结论的依据,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收集来的资料,会格外地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索,这时,教师对孩子们收集的资料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同时借助主题墙将他们的想法一一展示,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价值,体验其中的乐趣。比如,在创设“欢欢喜喜过新年”主题墙饰时,先是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墙饰布局,孩子们一个个争着告诉我过新年有些什么趣事,要我记录下来,孩子们还主动带来了和贺卡、中国结的实物要求装饰墙面;孩子们在主题墙前说呀,看呀,充分感受到了主题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成功的喜悦。当看到墙壁上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鞭炮时,孩子们激动了,于是就动手剪出了一只只形象逼真的灯笼,这些就成了“表达表现区”里的内容。在幼儿亲手参与主题墙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幼儿与“主题墙”有了很好的对话,促进了教师、幼儿与环境的三维互动。

  2、教师是孩子进行对话的的引导者。

  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仆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撑者。首先,教师要多关心孩子,观察孩子的兴味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起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过度的支撑。发动幼儿讨论最初单独定出墙饰的内容。如,孩子们常常会相互说本人去过那些地方玩耍,这些常常会惹起他们的极大兴味,那么如何把这些兴味变为我们幼儿园主题墙饰的一个内容呢?教师能够适时地启示幼儿,你什么时分去玩耍的?你都玩了些什么?启示幼儿集体讨论然后定出“节日快乐”墙饰的内容。如:“节日快乐!"的墙饰“这面墙饰,是由方柯清小朋友"五.一”节去北京玩耍,回来和小朋友讲述玩耍趣事而生成的一个主题墙饰。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