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优雅的“请假条”》教案设计(2)

本站原创 2018-01-17 17:25:0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D 交流:a.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一 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 其实,这两件事情是同样重要的,说的时候,顺序可以前后交换一下。

  b.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

  小结:正因为海顿做的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可以用“一方面? 一方面??”连起来说,而课文用了一个“分号”来连接,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E 一起读。

  四、学习4—6节

  1.师:试演那天,台下坐满了精通音乐的名流,课文的第五小节展现了当时的情景,先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这小节中有几个生字,先来学一学。

  1)奏:谁来拼?(注意平舌音)开火车直接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的天第一笔是横,捺改成点)

  2)烛(一起拼)你们把翘舌音读准了。蜡:烛连成词语一起读。(蜡烛) 熄(一起读)、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火字旁。

  2. (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把 大家带入一个的仙境。乐师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2、3人交流) 是啊,那里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得上。那就是(出示:美妙绝 伦)。美妙到了极点!(齐读:美妙绝伦)

  3.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指名2-3人读、女生齐读)

  4.(播放小提琴曲)但就在这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乐师们却是有家难回 啊!

  5.听!你来读(出示: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乐师们仿佛在说——男生读读这句话。舒缓的音乐、凄婉的乐声——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女生读蓝颜色的字,男生读黑色的字)。

  6.引读:(师)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生)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7.(播放媒体)让我们回到演奏现场,舞台上烛光点点?? 正如我们所见,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第一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二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又——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第三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也——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他的背影仿佛在说—— 就这样,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随着乐曲的演奏,我们能感受到台上人(越来越少,)光线(越来越暗),乐曲声(越来越轻),而思乡之情的表达却越来越(强烈啊!)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其中的一位演奏者就是海顿,只见他俩也是——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8.你是怎么知道的?再仔细读读第5节。

  (1)“每位”告诉我们每个乐师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吗?读读第6小节,找找答案。

  (2)在一片黑暗中,也就是所有的蜡烛都熄灭了。(对啊,你学会了联系上 下文,读懂课文。)

  五、学习第6节

  1.师: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片黑暗中,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2.出示: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个别读)

  3.句子中有三个生字

  1)艺:一起读 “艺”,给它找找好朋友(艺术、文艺、工艺)

  2)式:男女生读。伸出手一起写?

  3)效:我拼你读,你拼我读。说说怎么记住它?(加部首)注意:“交”的 最后一笔是点。

  4.师:通常音乐会结束后,乐师们就一起起立,向观众致意,然后再一起离开。 然而今天的演出形式却是与众不同,这种演出形式指的是?再读读第一节,找找有关句子。

  5. 多么新颖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海顿写的音乐请假条,小朋友们,如果我们用文字写这张请假条,会有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就来试着写一写。

  6. 当时,公爵听到了——(多么优美)看到了——(多么新颖)想到了——

  7. 于是公爵宣布“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指导朗读:注意,这里有个“!”让我们一起大声宣布(齐读)

  六、总结

  1.而《告别交响曲》就成了一张——(生)优雅的“请假条”。今年是海顿 逝世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交响乐之父”,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后一首曲目就演奏了《告别交响曲》,让我们一起再回到那优雅的演奏现场,伴着音乐,一起读读第5小节。(所有的观众同样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

  2.朗读第5节。

  板书:

  海顿

  优雅的“请假条”——《告别交响曲》

  替(请假 拒绝 同情)

  乐师们

  公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