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劳动的开端》教案设计

幼教网 2018-02-25 08:56:3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劳动的开端》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学生所处的幸福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万丈深渊、威胁、不声不响、匆匆忙忙、艰难、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3、找出文中4个比喻句,体会这些比喻句的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4个比喻句,体会这些比喻句的用法。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习方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苦的小故事和有关作者的资料。 课文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万丈深渊、威胁、不声不响、匆匆忙忙、艰难、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2、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3、找出第一段中两个比喻句体会表达的意思及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朗读法体会法

  学习方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非常幸福,可是,大家知道吗?在旧社会,许多穷人的生活却相当的艰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旧社会一个12岁的孩子,看看一个12岁的孩子是怎样开始艰辛的劳动,帮家里谋生的。

  二、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三、学生交流作者的资料,了解背景

  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播放课文范读光盘,思考。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五、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后,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找出哪些是形声字便于记忆。对一些形近字进行比较学习。联系字义学习“歪”字。说说自己对“万丈深渊、威胁、不声不响、匆匆忙忙、艰难、晃荡”等词语的理解。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cang  zang )

  煤藏( )  宝藏( )

  (tiao  tiao )

  挑( )战  挑( )脚

  (de  de dei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 luo   la )

  降落( )  落( )在后头

  讨论:

  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理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半夜动身去挑煤,到了地方,办事的人还在睡觉;天亮后,挑煤赶路,越走越黑;

  午后继续赶路,因为太累了,人被绊倒,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3、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六、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三遍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劳动的开端

  揭不开锅

  第一次挑煤

  第二天又去挑煤

  教学目标:

  1、围绕“艰难的挑煤之路”尝试探究,研读课文第一次挑煤,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2、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

  3、根据“我”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我”的坚强。4、通过学习,了解旧社会穷人的苦难。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