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孩子总让你情绪失控?领悟了这四个字,你的苦恼会减少一半(2)

家长帮论坛武汉站 2018-03-07 14:11:33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比如写作业

  写作业就应该认真专注,最好全部做对,最好主动要求多做些练习题——大人的心理事实。

  我不会写/写错一点妈妈就要吼我,写作业让我感到恐惧,我想玩会儿橡皮,想点好玩的事——这是孩子的心理事实。

  怎么让孩子表现得符合我们的心理事实?——盯,吼,还有打。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心理事实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同的回应,而不同的回应真的会让我们得到和心理事实相配的结果——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我们觉得大宝坏,总是批评他、惩罚他,时间长了,大宝就真的变得顽劣,处处和大人做对,对弟弟心怀恨意。

  我们认为大宝是善良的,他只是希望妈妈能给他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我们就给他需要的,时间长了,他真的就变得友爱、懂事,性格阳光。

  4

  这几年,总是有孩子跳楼自杀的新闻。悲剧发生后,父母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他们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啊,对孩子严格是为了孩子好啊,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

  但是,在孩子那里,他感受到的却是:动辄被打骂、被羞辱。

  孩子的心理事实是:爸爸妈妈不爱我,我一无是处,给他们丢脸了,他们后悔生了我这个孩子。我是没有价值的,不如去死……

  如果这些父母能早点意识到孩子的想法,也许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1.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

  面对同一个客观事实,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事实?

  不同的成长历程、性格、眼界和认知,会塑造出不同的心理事实。

  同样是半杯水,缺乏安全感的人会发愁“只有”半杯水,内心丰盛的人会庆幸“还有”半杯水。

  认知水平高的人,看待问题会更加灵活、有弹性,擅长换位思考,从而看到有不同的选择——他们会尽量争取双赢的结果。

  认知水平低的人,会固守僵化、偏执的思维模式,认定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的,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自己痛苦,别人也痛苦。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觉察自己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事实。

  通过学习,提升认知,觉察自己的心理事实是否有局限性、是否偏执。

  把自己弄明白了,周围人也会受益。

  2. 通过学习,了解孩子。

  每个人都是依据他所认为的事实发出行为的。

  你认为大家都爱你,你自然会回馈善意。

  你认为大家都讨厌你,你自然会进行防御和攻击。

  孩子也一样。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感到抓狂、崩溃的时候,冷静一下,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孩子的行为背后,表达了他怎样的心理事实?

  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事实?

  他的心理事实和我的心理事实有什么不同?

  我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双方的心理事实更加趋于客观、更加一致?

  当你想清楚了这几个问题,解决方法也许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能想清楚这些问题,靠的还是学习,不断反省,提升认知。

  3. 尽量做到这八个字:觉察,表达,聆听,沟通。

  觉察自己和孩子的心理事实,

  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孩子的感受,

  沟通彼此的感受,使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真实。

  在事实层面,人与人的看法和行为可能相差甚远,每个人认定的事实都不同,但在感受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相通的,它是我们彼此理解的纽带。

  我们很少觉察自己的内心,不太习惯于表达感受,也不擅长聆听对方行为背后的声音,即使已经身为父母——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我们的天使,他在提醒我们,需要补上这一课。

  4. 最后,警惕两个词:必须,应该。

  当你的话语和内心独白中总是出现这两个词时,你就要警惕了。

  你需要反问自己:

  我认为的“必须”“应该”就真的是“必须”“应该”的吗?

  这是客观事实,还是我的心理事实?

  我的心理事实就一定是完全正确、且唯一正确的吗?

  有没有可能,别人的心理事实也有道理?

  有没有可能,事情可以不“必须”“应该”如我所想?

  不仅在亲子关系中,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

  试试看,减少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会让你的痛苦和纠结减少很多。

  你会发现,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你的心也变得平和,甚至慈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