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设计(2)
师:“褴褛”的意思。书空。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褴褛的?从中又感受到什么? 感受他们苦难得生活。
结语:在对纤夫衣着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纤夫的贫穷和苦难。
理解“凝重”
师:这是一个表示人物神情的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压迫、痛苦。 引读句子。
师:那凝重的神情分明写着他们不堪重负,却还要默默地(承受着)。你看,他们——(引读句子)
指导朗读。
看着这些,列宾的内心怎能平静,那么“天啊”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用惊讶的语气读。(生读句子)
生:同情。(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带着惊讶和同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2、说话练习;
师:这一切都给列宾留下了——
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时,他会想写什么呢? 说话练习: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纤夫,列宾心想: 。 **交流怎么做的;
师: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激发了列宾的创作欲望,那么两年以后他来到彼得和勒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仔细地观察着??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他勤奋地工作??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根据关键词自已质疑,解疑。
师:再读读这三句,有什么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吗?
2、交流。 预设问题: 为什么列宾要观察者哪些与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
为什么列宾要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
为什么列宾要抚摸那些铁铸般的粗壮的手? 纤夫的身体中蕴藏着怎样的力量? 为什么说他们的眼睛是善良的? 从铁铸般的粗壮的手中感受到什么?
(细碎的问题提出后就解决,对第一句句子中的问题先不解决。等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回到第一小节。)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第一句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不少问题还很有质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句句子,相信一旦读懂了句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出示句子指名读,在和纤夫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列宾做了些什么? 板书:观察 注视 抚摸
(2)再读读句子,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
(3)师:为了更好的创作,列宾和纤夫们吃住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列宾从纤夫身上看到了—— 学生交流:强壮、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善良。
(4)读句子,借助补充材料感悟中心。
师:那他还看到什么?读读补充材料,想一想,列宾看到什么?
生:坚韧的性格、希望、不屈的力量??
(5)想象说话提升中心
师:列宾不仅走进了纤夫的生活,还真真切切的走进了纤夫的内心,他看到了不屈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此时,列宾回想: 学生交流
师:正是这样不屈的力量,正是这希望,使列宾想到,有一天这不屈的力量会站起来,贫穷的俄罗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艺评家对这幅画还有这样的评论。(生齐读评论)
(6)感悟敬佩,再读句子。
师:此时列宾对纤夫的情感还是原先的同情吗,而是转变成了——(生交流:喜爱,敬佩、热爱??)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3、小结归纳、引读6、7小节
师: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引读“他勤奋工作??”) 为了画出列宾心中对力量的赞歌,对光明的向往,它更是——(引读“画啊,改啊??,”) 三年来列宾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与心血,终于在——(引读“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引读“劳动人民苦难??”)
4、结文 三年中,列宾勤奋刻苦地画着,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和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完美地融入了画中,画出了纤夫的不屈和力量,这一切赋予这幅画更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幅画得完成,成为诞生。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1、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借助老师的板书,用上这些词,加入适当的想象,用你的笔把名画诞生的过程记录下来。
2、激发情感,再读课文第一节。
师:同学们,此时我们再一次站在这画面下,我们仿佛听到,远处传来纤夫苦役般劳作的声音;我们仿佛看到列宾正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画啊,改啊??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再来读读第一小节。
板书设计:
一 幅名画的诞生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 1868年 留下印象 肮脏 褴褛 凝重 1870年 深入生活 观察 注视 抚摸 勤画素描 ?? 1873年 反复修改 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