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编码》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编码》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感受编码规则与要传达的信息有关,体会编码的意义和结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
	
	  3.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
	
	  教学准备:
	
	  学生身份证号(课前准备)、课件、小组合作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1)同学们,老师写下这个“1”,你想到什么?
	
	  师:1表示物体的----数量。后面加一个“0”,你又想到了什么?
	
	  师:前面再加“1”,现在成了什么?“110”,报警电话号码。所以,数字不仅仅表示事物的数量、顺序,还可以把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形成编码,表示特定的信息。(板书:编码)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编码的知识。
	
	  二、探长破案,初窥编码
	
	  1、破案情境,激趣导学
	
	  (1)出示情景图第一部分。
	
	  说一说:都看懂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能确定谁是犯罪嫌疑人吗?
	
	  (2)出示情景图第二部分。
	
	  假如你是探长,怎样根据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这两条线索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呢?
	
	  (设计意图:“破案推理素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破案”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成员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观察号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交流号码中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2)反馈:汇报小组探究成果。
	
	  (3)师小结。
	
	  3、 根据上面的身份证号码,你认为谁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锁定3个1972年出生的嫌疑人,排除另外2人。
	
	  4.、能否根据银行卡号找到犯罪嫌疑人呢?
	
	  (1)出示表格。
	
	  (2)交流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设计意图:用“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作为探究对象,探索数字在编码中的应用,了解到编码的一些规则、方法和意义。)
	
	  三、编制号码,再探编码
	
	  1、任务:学校要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需要为每个学生编一个号码。
	
	  2、你认为在这个编码中应该体现哪引起信息?与同伴交流想法。
	
	  生1:能体现班级。
	
	  生2:要能区分男女。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