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萧山杨梅》教案设计(2)
	
	
	  3.指导写字。
	
	  “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
	
	  “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
	
	  “初”注意部首
	
	  “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出示杨梅图。
	
	  杨梅大家都吃过。“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
	
	  板书:萧山杨梅齐读课题
	
	  “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经常、时常
	
	  意在理解文中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第一自然段。
	
	  ——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级时的语文金老师。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
	
	  ——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板书: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
	
	  意在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文探究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读读金老师的外貌。
	
	  ——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我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直到如今。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因人施教,个别辅导。
	
	  ⑴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评读。
	
	  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关心学生。[板书:关心]
	
	  3.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
	
	  ⑴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理解词语:“十分”“只有”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
	
	  ⑵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理解词语:“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
	
	  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
	
	  同桌互读;指名读。
	
	  ⑶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理解词语:“又……又”“一直”“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更深的含义是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齐读。
	
	  意在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护学生。板书:爱护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质疑:读完这一段话,你有什么问题?
	
	  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