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长大我也去航天 统计》教案设计(2)
	
	
	  生:表示人数。
	
	  师:(画出X轴)水平射线也可叫做横轴或X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统计的项目。
	
	  ②、(出示P、126统计图),师生谈话制出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生:……
	
	  师:这样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③、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生: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较大小。
	
	  ④、小结: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具体,更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板书: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⑤、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条形统计图?它们的Y轴表示什么?X轴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还有哪些数据可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可以怎样设计?(讨论后再回答)
	
	  四、自主练习:
	
	  1、课本P、127、1、2、3 简单的统计,回答问题。
	
	  2、下面是郎老师家七个月的电费统计表:
| 月 份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 金额(元) | 30 | 32 | 30 | 35 | 105 | 90 | 33 | 
	  看到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什么?
	
	  3、先来看看奥运会中有关的材料。
	
	  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金牌数与排名情况如下:
	
	  1984年 第23届 15枚金牌 排名第四
	
	  1988年 第24届 5枚金牌 排名第十一
	
	  1992年 第25届 16枚金牌 排名第四
	
	  1996年 第26届 16枚金牌 排名第四
	
	  2000年 第27届 28枚金牌 排名第三
	
	  2004年 第28届 32枚金牌 排名第二
	
	  请根据以上材料填写统计表:
	
	  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金牌数统计表
| 届数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金牌数 | 
	  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请你预测一下中国代表团将会获得多少块金牌?说说你预测的根据。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2、这些知识和方法你是怎样学会的?(观察对比、自学课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
	
	  问:这节课上,你了解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补充板书课题)统计时,我们往往要经历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这一系列的过程。大到国家主席要根据统计数据决策国家事务,小到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要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判断、预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要用统计。正因为统计如此重要,所以,我国从1984年1月1日起就施行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统计法》。
	
	  六、布置作业
	
	  课后去统计你想统计的内容,明天我们再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完成了这项作业。
	
	  教学后记:
	
	  一、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开发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在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实现从教材使用者向教材开发者、研究者角色转变。如何在多样的教材中,合理选择,整合教材,汇聚众家之长,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重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
	
	  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教师应把统计设计成一种活动,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用途。
	
	  三、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渗透“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的思想。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