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设计(2)

幼教网 2018-04-01 17:22:5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7) 蹲其身,使/ 与台齐。

  (8) 见/ 二虫斗草间。

  (9) 盖/ 一癞虾蟆。

  同学们都理解了断句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把课文看一遍,有问题请提出来。然后我们来有停顿地齐读一遍。

  (二)翻译

  分小组讨论:同学们有不懂的字词句或者别的吗?与组员讨论,还是不能解决,请提出来,寻求别的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1、正音:童稚(zhì) 鹤唳(lì) 怡然称快(yí) 土砾(lì)

  丘壑(hè) 癞虾蟆(há má) 藐小(miǎo) 项为之强(wèi) (jiānɡ)

  2、 释义: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地)

  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虫蚊为兽(把……当作……)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兴正浓(兴趣)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则或千或百(有时)

  3、指代。

  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

  昂首观之(代夏蚊)

  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

  蹲其身(代自己)

  观之,兴正浓(代二虫)

  驱之别院(代虾蟆)

  4、整句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愉快而又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⑤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看清极细微的事物)

  四、解读

  在正确断句的基础上,在翻译的帮助下,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多少呢?

  1、这篇文章记载的是作者的童趣,同学们知道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表现童趣的?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举例子;2、3、4段)

  (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驱赶蛤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谁能用自己的话才叙述一下这三件趣事呢?

  3、作者把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用意是什么?

  运用了夸张手法。作者将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是相对于“二虫”而言的,意思是癞蛤蟆的体积很庞大,这是表层意思,作者真正把癞蛤蟆说成庞然大物的用意是:癞蛤蟆不在“我”审美意趣范围内,不具备“物外之趣”。(第一段中,“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4、同学们,“我”是怎么对待癞蛤蟆的?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把他抓住驱赶就好了,为什么要“鞭数十”?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怎么会那么残忍呢?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象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5、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同学们怎么理解这里的“物外之趣”?

  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看着月亮的样子,以为那是“白玉盘”、“瑶台镜”,长大后想起来,觉得自己傻的可爱,非常有趣。同学们,这样的趣事你们一定也经历过,想一想,对比琢磨一下,到底什么事“物外之趣”呢?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

  (2)作者有告诉我们得到“物外之趣”的办法吗?

  “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第一段),善于想像(2、3、4段),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五、布置作业

  以“童趣”为主题,围绕“物外之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小作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