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婴幼儿睡眠八大误区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新生儿护理:婴幼儿睡眠八大误区,希望对准父母们了解新生儿的养护方式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下面这些观点,全部来自妈妈们给笔者的留言,可谓老生常谈。笔者特地将这些广为流传的睡眠误区,放在开篇进行剖析,如果下次再有妈妈有此类疑问,相信你也可以顺便给她科普一下了。
1.“玩累了就困了”“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
对婴儿来说,常常越累越难睡,很难安抚,出现“闹觉”,无法“自然就睡”。虽然累到极致最终一定会睡着,但基本是闹着闹着瞬间睡着,这种入眠突然发生,其实是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眠,睡后还容易出现夜惊等现象。
“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的说法流传甚广,是因为这某种程度上符合成人自身的睡眠经历,但套用到还不会自主入睡的婴儿上,却是谬误。简言之,就像饿极了再吃会伤胃,累到不行再入睡其实很痛苦。
2.“精神那么好,玩得那么开心”“你看她一点儿不困,没有要睡的意思”
婴儿越困越兴奋,他们的睡眠信号和大人很不一样。有时候给予婴儿的刺激量多,会使他们在清醒时的困倦信号不易被发觉。乍一看,精神好、玩得开心,这对大人来说是清醒的特征,
但对婴儿却可能是过度疲劳的表现。尝试换个安静的环境,远离刺激源,有可能就哈欠连天了。
简言之,打麻将、玩游戏到半夜的人,也不是都哈欠连天的,看起来“精神得很",但其实是在硬扛。
3.“不睡觉那是不困”“不想睡就不睡”
“不睡觉”是个客观现象,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没睡着”。差别在于“不睡觉”强调的是婴儿的主观意愿,意指婴儿 “不愿意睡”。“没睡着”并非都是“不愿意睡”,而是有“想睡却没睡着”和“不想睡所以没睡着”两种。
婴儿不能自己拉窗帘,不能自己关灯,不能自己脱衣服,不能自己爬上床,不能自己躺下甚至还不能翻身……这些身体上的局限,让他们无法“想睡就睡”。
总之,婴儿对睡眠的控制力非常有限,即使“愿意睡”也不代表就能睡着,他们的睡眠更像是只出不进的单向系统—— 醒来容易,睡觉难。
在婴儿困倦时,不哄睡并继续和宝宝玩,确实也可能暂时停止哭闹。对有些家长来说,“就不睡”反而是个相对容易的选择。但养育本身就无捷径可走,不要太轻易认为“不想睡”而放弃给宝宝安排休息。
简言之“不睡觉有可能是不困”,但更多时候是“想睡却没有环境没有能力睡”。
4.“习惯不用培养,顺其自然,大了自然会睡”“我们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孩子大一点大人就熬出头了”
睡眠和大脑的发育息息相关,儿童的睡眠状况确实比婴幼儿更好。但即便将来会好转,当前的每一天也仍旧重要。疤痕总会自然淡去,但不代表刚开始时没有疼痛。
如果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孩子睡得更好,何乐而不为?顺其自然中的“自然”是没有受到太多不当干预,才能发生的。如果已经受到人为干预,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却放任其自由发展,到两三岁仍旧缺觉无法安睡的情况也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