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数学思维(2)
从这里开始,事情已经与辅导孩子数学能力没有关系了,而是陷入了情感的焦灼,继而演变为父母内心强烈的期望落空后沮丧情绪的发泄,而孩子更加无辜,莫名其妙地陷入被埋怨、被指责、被冤枉的无辜境地。
一道数学题,无论做对还是做错,那都是结果,并不重要。很多孩子题目做对,实际上想法是错误的;也有一些孩子题目做错,可是想法是伟大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做题的时候,大脑的想法和思维的方式。这才是数学真正要教的东西。
学校中强调的考试成绩排名,实际上掩盖了数学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塑造,也扭曲了学习数学的核心目的。而只有在家庭中,在妈妈的正确启发方式下,孩子才能够找回数学的核心本质,那就是思考、思维、思索。
3.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的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
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初高中,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
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不妨让孩子把错题订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4.有正确与孩子讨论错题的方式
以开篇的题目为例:
1
同伴模式:主要听他怎么想的
你只有用同伴模式才能开启孩子的同伴思维,并不是“我知道答案了,你不知道,我来跟你讲”;而是“都是同伴,咱俩一样”。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是放松的,孩子会敞开了讲,有可能讲出他在哪出了闪失,妈妈就知道他错在哪了。如果你知道他错在哪了,你要不要告诉他?你如果真决定要告诉他,你就犯了我前面说的错误——给孩子讲题。
2
逆向思维:假定答案正确,逆向推导
如果用“同伴模式”仍然理不清思路,就启用“逆向模式”,假定答案正确,重新来一遍。所有的应用题都是可以倒一遍的,慢慢倒着,他自己启发,自己开窍,这道题就是他自己做对的,跟你做的没关系,你知道吗?大家当妈妈,实际上要当成这样的妈:你虽然在孩子身边,但是很多问题都是他自己想明白的。
3
灵活掌握:改变题意条件,再做一次
你跟孩子说:“这道题,我是这么做的,如果走一圈是800米,一边多长?” “不告诉你了吗?边长200米,800除以4。”“这道题是走几圈哪?”“走四圈。”“那走两圈呢?两圈会是什么样啊?咱把陷阱去掉,填平好吗?填平就是走一圈。”
如果孩子做对了,跟孩子说,“咱走八圈行吗?咱走八圈是是多大呀?”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5.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生命中影响力最重要的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
6.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思维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有这种学以致用的机会,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
1
购物
低年级家长在购物中可以训练孩子的运算能力。例如拿10元钱购物,该花多少元?钱够不够?找回多少?高年级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在购物中思考哪种方法更优惠,哪种方法更合理。
2
游戏
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搭积木、七巧板、下棋、摆小棒等)的同时,引导孩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升游戏的技能与技巧。将逆推法,分类讨论法,假设法等等用于游戏当中。
3
其他
在旅游或家庭进行投资时,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旅游预算,运用数学思维合理安排旅游,使同样的钱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核计投资彩票、股票,进行银行存款、贷款等。在家庭中运用数学方法练习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也不失为一种训练孩子数学思维的好办法。
道理越辩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父母和孩子争辩解题思路,能促使孩子通过自由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路,促使思维更灵活。这对突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有着良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