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不一样的社区》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不一样的社区》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不一样的社区》。
学情分析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人们生活环境与习惯不同,因此人们生活的社区风貌也各具特色。由于教学内容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亲身经验是有限的,这在客观上束缚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很难去感受不同的社区文化的独特风格与魅力;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他们对身边的、自身亲历过的社区生活有所形象的认识和感受,而对于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的社区的认知和感受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在于:发挥我校中心城区的孩子网络技术运用熟练的优势,借助孩子家庭生活成员旅游、探亲、工作等国内国际社区资源,在“讨论式”的头脑风暴交流中,在网络学习的帮助下,实现与本课教学内容的^对面。由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师引导学生去形象地感受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教学难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探寻不同的社区特点及形成的原因,感受社区文化内涵之美。
设计思路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力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在活动中探索学习主题,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教学环境选择上,我们化繁为简,有意识地组织孩子在网络教室学习,拓展教学空间,从平时的学习教室走向网络空间。在教学内容编排上,通过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资料,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我们以小组学习为主体,让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反映国内外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邮票、明信片等,通过开展“优秀社区导游大比拼” 、“我说你猜”的游戏、“构建理想社区”等活动引导,充分让学生在交流研讨,自主探究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感受国内外人们美好的心灵和生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引导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尊重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
2.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研讨、自主探究等实践能力。
3.知识: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的社区也各有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
探寻不同的社区特点形成的原因,感受世界各国、祖国各地社区文化之美。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大量收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区风情资料、相关邮册、明信片、饰品等,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7-P18页内容,话题为“祖国各地的社区”。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9-P20页内容,话题为“国外的社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旅游采风,感受社区风情
1.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喜欢旅游吗?(喜欢)老师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在寒、暑假期里,我喜欢到祖国各地去旅游。咱们中国地域十分辽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跨度长。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民族,人们生活习惯不同,社区特点也就不一样。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展现我在旅游时采风的照片!
2.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看这其中哪些地方社区是你旅游时到过或者听家人提起过的?
(出示课件:欣赏不同地区的社区风情图片,图片下配文字简要说明,注意特点鲜明,画面典型。)
(1)福建土楼 (2)陕北窑洞 (3)四川山地 (4)江南水乡
(5)北京胡同 (6)沿海房屋 (7)安徽民居 (8)上海里弄
3.教师谈话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师:说说你了解其中什么社区?能和同学们聊聊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5.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验、家人介绍、上网、看电视、看课外书等各种途径进行介绍祖国各地社区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进行适时引导,补充相关的资料。
(1)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2)陕北窑洞;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3)四川山地;出门是山,那里人们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4)江南水乡; 沿河而居,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被誉为中国“威尼斯”。
(5)北京胡同;过去,北京是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的。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
(6)沿海房屋;碧海蓝天,红瓦绿树,风景宜人。生活在这里可以天天游泳,那里有高大的椰子树,还有丰富的水果————香蕉、椰子、波萝等等!
(7)安徽民居:安徽民居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世界与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别。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参差起伏,有的层楼叠院,精致朴素、堂皇俊秀。
(8)上海里弄: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
6.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什么发现?
7.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旅游采风图片的交流,感受到祖国各地的社区在外观上的特点鲜明,的确“不一样”。(板书课题:不一样的社区)
【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验、家人介绍、上网、看电视、看课外书等各种途径进行介绍祖国各地社区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的特点。】
活动二深入探究,了解文化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上网查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区,然后小组交流:你了解到哪些社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和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比较熟练地运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老师巡视,及时收集学习信息。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3.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福建土楼;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如今,楼内住家家家户户都做起小生意,售卖当地的土特产、有关土楼书籍及旅游小商品。
(2)陕北窑洞;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
(3)四川山地;当地人们性情耿直,民风特别淳朴。
(4)江南水乡;正是由于河湖所阻,才使它避开了历代的兵燹战乱,保存了原有的古朴与幽谧。白天,垂柳拂水,风送荷香;傍晚,夕阳西下,波影烁金;入夜,明月初升,砚江渔唱。桃园般的田园生活便展现在你的眼前。
(5)北京胡同;胡同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据说这蒙古语的意思是指水井。当年水井可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摩肩接踵的社交场所,在井边与左邻右舍谈天说地、嘘寒问暖,恰恰可以弥补四合院的封闭性所带来的不足————既保护了每个家庭的隐秘空间,又为邻里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胡同与四合院的完美组合,体现出元大都统治者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聪明之处。
(6)沿海房屋;水资源丰富,海产品丰盛,盛产热带水果,以旅游业为主。
(7)安徽民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