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浅析绘画活动中范画的取舍问题(2)

幼教网 2018-09-17 14:00:4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所以,根据绘画的内容来决定是否出示范画以及何时出示范画,并抓住最好的出示时机进行有效指导,并不断对照自己的作品与范画的差距,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阶梯三:方法决定效果

  绘画作为幼儿内心和精神的一种表达,是具有生命和情感,它传达着幼儿眼中的世界。幼儿的作品不是教师范画的翻版,不能让幼儿简单地模仿,让范画变成了限制幼儿想象和创造的桎梏。规定怎么画对,怎么画不对,这不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范画被争论的理由也因为如此。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说:“老师,我画错了。”因为它们和范画不一样,会指导的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告诉幼儿:绘画没有对错。面对幼儿的作品,我们需要倾听幼儿的声音,包括倾听创作者和其他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想法和认识;为幼儿提供多种可能性的解释,让幼儿形成多元价值判断;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和创造,并建议幼儿进行不同的尝试,有时通过语言指导或者帮助几笔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幼儿找回自信,有了自信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其实绘画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也不存在一种答案,而示范的价值就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只要把握好度和方法,示范就是一个阶梯,孩子们也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越爬越高。

  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华爱华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许,有教师会说,范画正是模仿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必须指出, 《指南》反对的是对范画的被动模仿,但并不意味着反对幼儿的模仿学习。《指南》艺术领域有多处提到了幼儿的模仿,但强调的是自发模仿,而非被动模仿,强调的是个体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进行的主动模仿,而不是集体统一的被动模仿。因此,当我们创设了艺术的环境,投放了各种丰富的材料,幼儿就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有选择地进行自发模仿。

  不同的幼儿去模仿同一个对象,因为认知不同、感受不同、印象和兴趣不同,模仿出来的作品也并不会一模一样,因为幼儿不会像成人那样去写实。但是,传统幼儿美术教育中,老师为了适合幼儿模仿,将线条、形状从事实形象中抽象出来,把提供的范画变成一种概念化符号化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画舍掉的是事实真相中那种可感可知的灵动。这类范画是一种画法的示范,所以全体幼儿画出来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线条的流畅感和形状的大小比例,而这只是与幼儿精细动作和认知发展的水平有关。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