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轮值制”的实践探索
园本教研“轮值制”的实践探索
[摘 要] 园本教研“轮值制”,是基于“民主、平等、合作、互信”的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典型案例、聚焦实践问题,轮流组织开展周期性园本教研活动的教研策略,具有轮流性、实践性、周期性等特征,是激发教师教研热情、唤起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在实践运用中,园本教研“轮值制”还须特别关注专业引领、教研品质、教研活力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轮值制;园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贯彻的逐步深入,我们认识到,幼儿园教研的内容不仅要有静态的知识,也要有动态的实践;既要有显性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要有隐性的情感态度、伦理的熏陶。教研的过程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多维度、更深广地研究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和对策,更要引导教师全面地对自己的专业实践、专业活动以及个人的专业发展进行反思性探寻。因而,园本教研应该从方式、内容、策略等角度进行整体设计,更多关注教师的自我体悟和专业认同,唤起教师对专业价值和专业角色的重新审视,以及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然而,回顾走过的教研之路,我们可以发现园本教研中“教师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十分突出和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忽视教师的差异性,较少关注教师不同的学习方式,较少考虑不同教师的兴趣和需求,教研活动对不同年龄、阅历、经验的教师的针对性不强;忽视教师的参与性,主要采取“自上而下”“单向传授”的方式,使部分教师处于被动状态,动态生成性研究内容偏少,较少关注对话反思中产生的新问题;忽视教师的反思性,教师们缺乏主动反思、独立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无法真正实现“主动与课程对话、与自身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幼儿对话”;忽视教师间的合作,教研过程往往是一言堂,绝大多数的教师是“轻松”的听众,幼儿园缺乏合作研究的机制支持,教师缺乏合作的意识等。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园本教研“轮值制”的实践和探索。
一、园本教研“轮值制”的内涵与特征
轮值,即轮流值班。轮值制,作为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互信”的管理机制,在各个不同领域被普遍采用。园本教研“轮值制”,即是一种旨在激发教师教研的主体性、唤起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教研策略,它会形成基于“民主、平等、合作、互信”的发展共同体——“轮值小组”,通过典型案例、聚焦实践问题等方式,轮流组织开展周期性园本教研活动。“轮值小组”由教师自主组建,组员分担周期内园本教研各项工作,并轮流担任“轮值主持人”。轮值周期一般为一个月,在每个轮值周期内,会围绕一个专题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以不断改进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塑造其专业伦理,培养其专业问责精神,建设专业共同体。[1]因此,“轮值制”既是一项管理机制,也是建构教师发展文化的策略。
“轮值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轮流性”,教师从以往的“旁听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甚至“领导者”。更多的教师轮流走到前台,园领导则隐退到幕后实施隐性指导;二是“实践性”,教研案例均来自一线教师实践中常见的典型事件,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导意义;三是“周期性”,轮值有时间周期,表现为一个涉及事件观察、资源搜集、案例筛选、学习讨论、再实践反思、再总结提炼等多方面工作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能够赋予教师更大的时空去学习与反思、交流与合作、实践与感悟。因此,随着“轮值制”的实施,园内教师会因为共同的兴趣与目标,而更易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此过程中,教师们会发现“我成为了我们”,并将“获得惊喜与赞美、深入学习的记忆、反思性的实践、独特的学习经验和继续努力的渴望”。[2]与此同时,“轮值制”还将促进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提高其自我认同,促使教师不仅体认与内化组织规约,而且更加主动地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提高专业反思能力。[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