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为幼儿搭建有效性支架
幼儿教师如何为幼儿搭建有效性支架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幼儿的发展至少存在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幼儿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即幼儿在成人的指导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区域就是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肯定了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支架教学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是指为幼儿建构知识提供一种支持和帮助,而这种支持和帮助是动态的,将随幼儿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减少,最终撤销,使幼儿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例如,一个幼儿要数数到lO,在最高支架的水平,教师扳着幼儿的手指和幼儿一起数。慢慢地,当幼儿数数的时候,教师不再和幼儿一起数,而只是扳着幼儿的手指。最后.教师不再与幼儿数数,也不再扳手指,而是让幼儿自己数。这种“建立支架——撤去支架”的过程,就像建立和拆除建筑上用的“脚手架”一样,把幼儿的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一个水平。
因此,教师如何为幼儿搭建有效的支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促进幼儿的学习,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搭建支架以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几个基本环节,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教师要想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为教师制定教育计划、搭建支架,从而有效地为促进幼儿建构新的经验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评价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这是促使幼儿发展最有意义、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那么应该如何把握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所说:“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的直觉。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幼儿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相同,只有去发现这些差异,教育才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以“搭积木”活动为例,教师在指导幼儿搭积木的时候,发现一个幼儿手握积木迟疑地望了教师一眼,教师立刻发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和微笑,因为教师一瞬间的判断是他缺乏勇气,需要鼓励。果然,幼儿从教师的反应中似乎得到了肯定和信心,他便开始将手中的积木小心翼翼地放到已搭成的“塔”的顶上。“啊,成功了!”幼儿高兴地叫起来。教师迅速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再试试,你还能搭得更高。”幼儿教师正是凭借敏锐的观察,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用心去揣摩幼儿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动机、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水平在行动。